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十任皇帝,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任皇帝,他的退位宣告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结束,统治中国长达近三百年的清王朝土崩瓦解了。作为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感情生活与历代皇帝相比,蕴含了太多新旧变革带来的历史烙印,他的嫔妃也将承受没落皇权带来的更多心理落差。
婉容与文绣
爱新觉罗·溥仪通称为宣统皇帝,也被尊为清逊帝,字浩然,取自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之意。是道光皇帝曾孙,光绪皇帝胞弟载沣的长子,光绪死后继位。辛亥革命爆发后,在1912年的2月12日,隆裕太后被迫代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和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
溥仪虽然退位,但根据优待条件“皇帝”尊号仍存不废,仍在紫禁城过着小朝廷生活。他的婚姻也随着小朝廷生活千回百转,体验不一样的人生情感。
1923年,溥仪大婚。他娶了一后一妃,皇后婉容,妃子文绣。据传溥仪选妃时,他一共看了四个人的照片,觉得“每位都有个像纸糊的筒子似的身段……实在也分不出俊丑来”。后来端康太妃和溥仪的父亲、叔叔都认为婉容家境富有,相貌、血统都比另一位皇后候选人文绣好。那时的婉容才17岁,比溥仪大3个月,却是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长得又端庄漂亮。所以在大家的推荐下,婉容被选为皇后,文绣为妃子。大婚后,婉容和文绣在宫中相处得还算融洽,溥仪对婉容也视同知己。那时婉容与民国时代的其他大家闺秀一样崇尚自由,爱时髦,爱看电影,爱吃西餐,喜欢骑自行车,还略通英语,这些都让从小在宫里长大的溥仪感到非常新鲜,他还专门给婉容请了美国教师教她英语,此后,婉容经常用英语给溥仪写信,并且用那个与英国女王同名的“伊丽莎白”落款。两人相处得其乐融融。
文绣是那种从小在三从四德的封建教育下长大的,性格温和。起初,溥仪对这一后一妃还能一视同仁,很多时候都让文绣和他们一同出席一些社交场合。可时间久了婉容不干了。她自恃为皇后,一国之母,怎么能和妃子平起平坐,就开始想方设法地压制文绣。据传有一天,文绣独自外出,回来后在院子里吐了一口唾沫,凑巧婉容就在旁边,便生了疑心,要求皇帝当面斥责文绣。文绣蒙受此不白之冤,感到十分委屈。从此,婉容和文绣之间的疙瘩越结越深。在这种不公正,甚至没有爱可言的婚姻状态下,文绣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为自己的幸福负责。1931年,文绣在胞妹文珊的陪伴下,走到国民饭店,委托律师起诉溥仪,要求离婚。一石激起千层浪,离婚这件事对溥仪来说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简直是爱新觉罗氏的耻辱。这件丑事不能宣扬出去,溥仪决定和解。可文绣已经铁了心,在万般无奈下,溥仪同意离婚,并支付5.5万元的生活费,但前提是文绣不能再嫁,双方不得毁坏彼此的名誉。
就这样文绣在溥仪的生活中消失了,婉容可以独自拥有一个夫君了。但是溥仪那个时候一门心思想着复辟,他们之间更存在夫妻生活上的问题,宫内枯燥的生活加上她的寂寞,婉容郁郁寡欢,出现了神经衰弱。征得溥仪同意后,婉容开始用鸦片治病,后来竟成为瘾君子。慢慢地婉容精神上也呈现出病态。1934年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后,溥仪登上了“伪满洲国皇帝”的宝座,为了皇后那份虚荣,婉容也义无反顾地跟随溥仪去了长春,没想到等待自己的却是冷落和蔑视。溥仪因为文绣的事一直对婉容耿耿于怀,对她也越来越疏远。在这种被丈夫冷落,被日本人蔑视的情况下,婉容的神经衰弱发展到精神失常的地步,发作起来常把屋里的摆设摔得粉碎。
1935年,婉容在极度空虚的情况下投入到了侍卫李越亭的怀抱,并怀孕。这件事让溥仪与婉容的关系彻底决裂,那个私生下来的孩子也被投进火炉烧死了,此后婉容被关在屋子里与世隔绝。昔日那个如花似玉的婉容整天蓬头垢面,成了一个彻底的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