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婆婆的估计没有错。1930年4月初,茅盾和秦德君一起回到上海,暂住在杨贤江的家里。茅盾带着秦德君去看望了鲁迅,还帮助秦德君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又带着秦德君看望了自己的母亲,并与茅盾旧日商务印书馆的朋友联欢。这期间,秦德君又一次怀孕人工流产。但是不久,由于陷入一系列家庭纠纷,加上政治威胁、经济拮据,他俩分手了。这时,长篇小说《虹》还未写完。两人分手时,茅盾拉着秦德君到一家照相馆合照一张六寸相片,各持一张以为暂时分离纪念,并约好四年为期,再合百年之好。茅盾还要秦德君写一份简历,拟为她联系中共组织。两人并约定,四年后再合写《虹》的后半部。
但是,自此一别,两人劳燕分飞,再也未能走到一起。茅盾重又回到妻子孔德沚身边,但他要求恢复中共组织关系的希望却没有实现。秦德君回了四川,这场风波终告平息。
此后,茅盾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写出了《子夜》等名著。1949年以后,他出任国家文化部第一任部长与全国政协副主席,于1981年以八十五岁高龄去世。但在他晚年写的关于自己一生的传记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对在东京与秦德君同居两年的生活及共同创作《虹》一事只字未提。
秦德君自1930年8月中旬与茅盾分手后,因病住到上海福民医院,后由其侄儿秦国士协助,回到四川忠县老家休养,一住四年,病愈后曾到川军刘湘部队任参议官。1945年她加入民盟,任妇女运动委员与妇女文化公司总经理兼常务董事。1946年到1949年她又在上海做中共地下交通工作,参与策反国民党军起义。1949年5月17日,秦德君被国民政府逮捕,并被判处死刑,后因上海解放而幸免于难。
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筹备会期间,秦德君住在北京饭店二楼。一天清晨,秦德君到阳台上,发现茅盾正在三楼阳台上笑吟吟地注视着她。可就在这次筹备会议期间,会上突然宣布秦德君是“叛徒”,在国民党监狱中有出卖组织的行为,同时宣布撤销秦德君第一届政协筹备委员资格,接受审查。此后,在那个阳台上,秦德君再也见不到茅盾的笑脸了,在电梯中几次与他相遇,他对待秦德君都如同陌路人一般。
第二年,组织上给秦德君做出“没有出卖组织”的结论,安排秦德君出任教育部参事。在此期间,秦德君申请恢复党籍,写了跟茅盾同路去日本的经历。组织上找茅盾核实,但茅盾说自己不是党员,不便证明秦德君是党员,只写了“秦德君当时的政治思想是进步的”一段话,而没有说明秦德君在三年期间积极寻找党组织的情况。
秦德君认为那三年的表现至关重要,就写了封信用双挂号寄给茅盾。然而,结果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这使秦德君一直感到十分的悲凉。但是,秦德君当时的地下工作却得到了邓小平、陈毅等中央领导高度肯定。邓小平就曾说:“秦德君,我们是老战友,她工作有办法,肯干。”从1954年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开始,一直到第七届全国政协会议,秦德君一共担任了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成为担任政协委员次数最多的女性之一。
1966年,十年“文革”开始。1967年10月,秦德君再次被打成“叛徒”,在秦城监狱整整度过了八年的囚禁生活。直到1975年4月5日出狱,重新回到政协工作。秦德君一生历经千辛万苦,多次在生死边缘和牢狱中受到百般折磨。但是,让她始终难以忘怀的,依然是在日本的那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