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此战乃唐军顺利收复长安之关键。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12月),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举兵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叛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陷洛阳、长安。次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唐玄宗则逃往蜀地,建立了137年大唐王朝,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为挽救江山社稷,唐朝发动一场非常关键的战役。 公元756年7月,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唐肃宗心里很清楚,要想重新树立权威、重获民心,必须迅速夺回都城长安。于是,唐肃宗调兵遣将,在长安附近展开一系列军事行动,打开通往长安城之门。公元757年8月,唐肃宗在凤翔举行誓师大会,「遣攻长安」。 据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唐肃宗为了赢得战争不惜下血本,投入15万大军,而且都是「陇右、河西、安西、西域」的精锐部队。同时,唐肃宗还听取郭子仪建议向回纥借兵,回纥派其子叶护率领四千精骑。唐朝名义上的主帅是广平王李俶,实际上的最高指挥官为郭子仪。 安史叛军于西京留守的大将叫张通儒,手下有两名重要将领安守忠及李归仁,拥有兵力10万左右,其中有不少骑兵,气焰嚣张。早在5月,郭子仪曾与叛军在长安附近的清渠交战,因遭叛军骑兵冲击而大溃,可见叛军战力。 经过一番准备,唐朝15万大军于9月27日抵达长安城西郊,在香积寺以北、沣水以东地区摆开阵势,「李嗣业为前军,郭子仪为中军,王思礼为后军」。叛军得知,在唐军的北面布阵。最初叛将李归仁挑战,「官军逐之,逼于其陈」。 结果叛军一举进撃,唐军处于不利情况大乱,叛军有机可乘,唐军辎重还被夺取。交战之初,唐军陷入不利状态,幸亏前军主将李嗣业赤裸上身,手持长刀,连杀叛军数十人,才稳住己方的战阵。据《旧唐书》载:「嗣业乃脱衣徒搏,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杀十数人阵容方驻,前军之士尽执长刀而出,如墙而进。」李嗣业率领这支军队,被人们称作骑兵的克星「陌刀队」。 叛军陷入不利,但他们并没有撤退,因为,叛军将自己的精锐骑兵埋伏在军阵东边,准备冲击唐军。但唐军早已发现叛军骑兵,派朔方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引回纥骑兵前去交战。 安史叛军的骑兵虽然精锐,但打不过回纥骑兵,最终被全部消灭。叛军闻讯军心大乱,此时,李嗣业的前军与回纥骑兵绕道叛军阵后,与郭子仪前后夹击,叛军彻底崩溃。这场香积寺之战,前后持续四个时辰,即八个小时,战场上血流成河,《资治通鉴》载:「自午及酉,斩首六万级,填沟堑死者甚众」。 战后,叛军残部狼狈而逃,唐军顺利收复长安。香积寺之战堪称血腥,但意义重大,是为整个「安史之乱」转折点,甚至为唐朝续命150年。据指,捷报传到凤翔,面对入贺的百官,唐肃宗喜极而泣,泪流满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