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啊 发表于 2014-5-29 04:08

荀攸投奔曹操之前干的最出名的事情

中平六年,董卓之乱,关东兵起,董卓迁都长安。荀攸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天下皆怨之,虽有强兵,实一勇夫。我们应该刺杀他以谢百姓,然后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之举也。”事未成就被人发觉,收何颙、荀攸入狱,颙忧惧自杀,荀攸言语饮食自若,董卓见之免其死罪。董卓其实也是个挺有意思的人啊.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4-5-29 10:36

“会卓死得免”是怎么翻译成“董卓见之免其死罪”的?

稳中求进 发表于 2014-5-29 13:28

学习了,谢谢

离爨 发表于 2014-5-29 15:40

本帖最后由 离爨 于 2014-5-29 15:41 编辑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4-5-29 10: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会卓死得免”是怎么翻译成“董卓见之免其死罪”的?
他肯定是不知道“会”的意思。他把“会”理解成了“被……看见”,死变了“死罪”(语法上已经讲不通)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4-5-29 15:43

离爨 发表于 2014-5-29 15: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肯定是不知道“会”的意思。他把“会”理解成了“被……看见”,死变了“死罪”(语法上已经讲不通)
这么翻译估计是这么断句的:会卓/死得免
是把会理解成会面了吧,理解成见了董卓一面,然后死罪被免了
然后活译成董卓看见他免了死罪

离爨 发表于 2014-5-29 15:48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4-5-29 15: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么翻译估计是这么断句的:会卓/死得免
是把会理解成会面了吧,理解成见了董卓一面,然后死罪被免了
然 ...

是的,“会”有“看见”“遇到”之义,把他弄成被动用了。他这个肯定是断成了会卓,死得免。但是这样子断句,我第一次见,从字义上说是没什么,但从文义上来说,有点说不通。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4-5-29 15:51

离爨 发表于 2014-5-29 15: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的,“会”有“看见”“遇到”之义,把他弄成被动用了。他这个肯定是断成了会卓,死得免。但是这样子断 ...

肯定不对啊,文法各种别扭。逻辑也不通。
明显应该是会卓死/得免。。恰好董卓死了,所以荀攸也就没事了。

离爨 发表于 2014-5-29 15:53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4-5-29 15: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肯定不对啊,文法各种别扭。逻辑也不通。
明显应该是会卓死/得免。。恰好董卓死了,所以荀攸也就没事了。 ...

是的,所以说他文义上说不通。

zhengduanyi 发表于 2014-5-29 16:30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4-5-29 15: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肯定不对啊,文法各种别扭。逻辑也不通。
明显应该是会卓死/得免。。恰好董卓死了,所以荀攸也就没事了。 ...

支持!!!!!!!!!!!!!!!

重剑无锋 发表于 2014-5-30 23:44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4-5-29 15: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肯定不对啊,文法各种别扭。逻辑也不通。
明显应该是会卓死/得免。。恰好董卓死了,所以荀攸也就没事了。 ...

192年董卓死,196年荀攸投曹。这种说法在时间上也说得过去。严重支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荀攸投奔曹操之前干的最出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