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正月,宁远(今辽宁兴城)军民击败后金军进攻的城邑守卫战。史称宁远大捷。
天启元年春,努尔哈赤率后金军攻占沈阳、辽阳。二年,又连克广宁(今辽宁北镇)、义州(今辽宁义县)等。
40余座城堡,并企图夺占辽西和山海关。明廷面对后金的凌厉攻势,束手无策。辽东经略王在晋主张守山海关,以卫京师(今北京)。而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则认为:若保关内,必守关外;若保关外,必守宁远。他的主张,得到前往山海关视察的明朝兵部尚书孙承宗的支持。
不久,明廷任用孙承宗取代王在晋。三年九月,孙承宗命袁崇焕与副总兵满桂领兵万余驻防宁远。袁崇焕抓紧筑城,使宁远成为关外军事重镇。五年夏,孙承宗采纳袁崇焕的建议,派兵据守锦州、右屯及大凌河堡等地,修缮城廓,使宁远有了屏障。十月,明廷派阉党集团的高第取代孙承宗。高第怯弱无能,认为关外必不可守,命令关外各城守军拆除防御设施,退入关内。袁崇焕申明利害,坚守不撤,誓与宁远共存亡。
努尔哈赤乘明军易帅和匆忙撤军之机,于六年正月初,率军约6万西渡辽河,直趋宁远。袁崇焕决定采取坚壁清野之策,组织军民共同守城。他在将士面前刺血为书,以表守城决心,并派大将满桂,副将左辅、朱梅,参将祖大寿分守各城门。在城上配置西洋大炮11门,在城内查缉□细,同时通告邻近各地,凡见到从宁远逃跑的将士立即斩首,很快稳定了军心和民心。二十三日,后金军包围宁远,劝降遭到拒绝。次日,后金军攻城,宁远军民依托坚城,浴血奋战。袁崇焕负伤,仍坚持指挥战斗,发射西洋大炮,给后金军以重大杀伤。后金军以盾牌和板车掩护,凿挖城墙,被守城军民用火团烧走。在宁远处于危急时刻,辽东经略高第和总兵杨麒却拥兵山海关不救。二十五日,后金军继续攻城,又遭到守城军民英勇抗击。精于骑射的八旗兵,在深沟高垒面前,矢石炮火之下,难以发挥特长,伤亡甚众,被迫撤军。努尔哈赤因此役失败,抑郁疽发,于八月十一逝世。
此战,明军杀伤后金军1.7万人,挫败了努尔哈赤夺占辽西和山海关的企图,是明朝对后金作战的一次重大胜利。
在这段时期中,皇太极进攻朝鲜,打了几个胜仗后,朝鲜投降,订立了对满清十分有利的和约,每年从朝鲜得到粮食、金钱和物品的供应。
皇太极本来提出三个条件:割地、擒毛文龙、派兵一万助攻中国。朝鲜对这三个条件无法接纳,但在经济上尽量满足满清的要求。同时在此后的明清战争中,朝鲜改守中立,使满清去了后顾之忧。
在皇太极对朝鲜用兵之时,袁崇焕加紧修筑锦州、中左、大凌河三城的防御工事,派水师去支援皮岛的毛文龙,另派赵率教、朱梅等九员将领率兵九千,进兵三岔河,牵制清军,作朝鲜的声援。但朝鲜不久就和满清订了城下之盟,赵率教等领兵而回,并未和清军接触。
皇太极无法和明朝达成和议,却见袁崇焕修筑城堡的工作进行得十分积极,时间越久,今后进攻会更加困难,于是决定“以战求和”,对宁远发动攻击。
天启七年五月,皇太极亲率两黄旗、两白旗精兵,进攻辽西诸城堡,攻陷明方大凌河、小凌河两个要塞,随即进攻宁远的外围要塞锦州。
五月十一,皇太极所率大军攻抵锦州,四面合围。这时守锦州的是赵率教,他和监军太监纪用守城,派人去与皇太极议和,那自是缓兵之计,以待救兵。皇太极不中计,攻城愈急。
袁崇焕派遣祖大寿和尤世禄带了四千精兵,绕到清军后路去包抄,又派水师去攻东路作为牵制。这时天热,海上不结冰,水师用得着了。
赵率教是陕西人,这人的人品本来是相当不高的。努尔哈赤攻辽阳时,赵率教是主帅袁应泰的中军(参谋长)。袁应泰是不懂军事的文官,赵率教却没有尽他做参谋长的责任,这个战役指挥得一塌胡涂。清军攻破辽阳,袁应泰殉难,赵率教却偷偷逃走了,论法当斩,不知如何得以幸免,想来是贿赂了上官。后来王化贞大败,关外各城都成为无人管的地方,赵率教申请戴罪立功,带领了家丁前去接收前屯卫,但到达时发觉已被蒙古人占住,他便不敢再进。努尔哈赤攻宁远,赵率教在前屯卫,距离很近,自己不亲去赴援,后来宁远大捷,他却想分功,以致给满桂痛骂,酿成了很大风波。
|
上一篇:独孤求败他是谁下一篇:传说中被项羽焚毁的“阿房宫”从来都没建成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