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故事就有点残忍了,大耳怪招来了诸葛亮,诸葛亮带着张飞、赵云。三个天神人物逆江而上,进攻雒城。
首先是破了严颜,严颜本来很有骨气,“西蜀有无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但估计是岁数大了不清醒,被张飞几句话说得晕头转向,就降了。
严颜投降后还当了个劝降官,就是类似于鬼子的翻译官,满嘴叫着“交出党,良民大大地”。于是整个西部战线统统投降,一时间大家相互问候:“今天你降了吗?”
这个时候,张任已经是回天乏术了,刘备手下的精锐,除了关二哥和尚未入伙的马超,都齐集雒城(还包括挂了的庞统)。
在雒城打了几场,大耳怪的精锐和张任玩车轮大战,不管演义里怎么个吹,总之大耳怪一时半会儿还就是进不了雒城。直到张任手下的将领降的降、死的死,基本拼完了。
最后的故事发生在雒城外的金雁桥,用现在的话说,叫“由于叛徒的出卖”。投降的人太多了,诸葛亮通过这些人把天时、地利、人和算了个底朝天。张任获得了成都的援军,出城作战,结果中了埋伏。终于在金雁桥被诸葛亮俘获了,随后雒城也被那个天神解放了。
《益部耆旧杂记》上写了张任的结局,“先主闻任之忠勇,令军降之,任厉声曰:老臣终不复事二主矣。乃杀之。先主叹惜焉。”
纵观大耳怪取西川的战争,张任的处境可以用凶险二字来形容,内有逆臣投敌、主公软弱,外有刘备大军。用兵要面对魏延、黄忠、张飞、赵云。用计要提防诸葛亮、庞统、法正。这种环境下,张任射杀庞统,屡挫魏延,陪大耳怪在雒城玩了一年多,战败后“老臣终不复事二主矣。”长眠金雁桥边。英雄谢幕,倍感伤怀。
后代戏剧里还有一出“金雁桥”,张任的形象乃颇为雄壮,剧目中张任计诛庞统,斗智诸葛,力战黄,张,赵,魏,最后力竭被擒,宁死不降。
后人诗评:烈士岂甘从二主,张君忠勇死犹生。高明正似天边月,夜夜流光照雒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