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703|回复: 0

魏延,谋杀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3):不写发丧地的秘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5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第三个不合情理的漏洞是:整个《三国志》没有诸葛亮死后发丧地点。

  “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王平说诸葛亮已死,魏延军队怎么会知道?不是“密不发丧”么?读者看书中矛盾而起疑,就要找发丧地点。谯周一听到诸葛亮去世,急速动身,“惟周以速行得达”,不就是奔丧去的吗?他“达”哪儿去了?没告诉学生陈寿诸葛亮的发丧地点?陈寿不在《魏延传》里写,可在《诸葛亮传》等等里写呀?陈寿忘了?在前线“密不发丧”不是没忘吗?不重要?当然重要!

  《魏略》说:“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诸葛亮的发丧地是魏延案件的初始发生地,是在打死魏延之前发丧的。

  《魏延传》咋说的:“延大怒,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断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褒口),遣兵逆击仪等”。说明魏延事件的初始发生地在前线,且“密不发丧”。一到褒口,双方便打起来了,之前怎么发丧的?各发各的丧?杨仪在峻岭峭壁上“槎山通道”时发过丧了?还是魏延在杨仪到达褒口时说:咱俩替丞相发过丧再打吧?瞧这“哥俩”多亲,陈寿怎不记呢?

  打死魏延之后发的丧?陈寿干嘛不记?《魏延传》里不便记,记在《诸葛亮传》里该当的。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后连个发丧地都没有?不发丧就偷偷埋了?谯周奔丧“以速行得达”,陈寿当然确切知道诸葛亮发丧地点。“密不发丧”照记,没忘,发丧大事不记,王平那个被人看作“没有史实的个人小缺点”都要记,这合乎正常人的思维逻辑吗?

  不信《魏略》所记魏延事件的史学家们,有知道诸葛亮发丧地点和时间的吗?我从鱼豢的《魏略》那里知道诸葛亮发丧地点在褒口:“行至褒口,乃发丧”。时间是在打死魏延之前。相信《魏延传》表面文字真实性的人,你们看是在哪儿发丧的?什么时候发丧的?我以为,正因为诸葛亮的发丧地是魏延事件发生的最重要的地点条件、时间环节,所以陈寿知道而没法写。写在魏延被打死之前,与他所叙事件不合拍,没机会发丧;写在魏延被打死之后:做假。而不写,比作假更使人怀疑其动机何在?

  为什么《魏延传》的记述有这许多矛盾,有人会问,说史就说史,你老拿作者“开涮”干吗?把我的文章看完就应当有悟:史书的史料裁剪、写作技巧和真实性,与作者本人对历史的认知、历史环境条件对史家的作用有极大关系。文字技巧(取舍、裁剪、编排、词句用法等)是为写作人的目的而“生产”的,不是信手拈来或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上一篇:魏延,谋杀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4):“乃尔”、“乃尔”
下一篇:魏延,谋杀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2):“一日之中,羽檄交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2-7 04:34 , Processed in 0.14269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