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公孙瓒(161年前—199年),字伯圭(出《刘宽碑阴》名字取自圭瓒一词,文史多作伯珪,当取碑),东汉末期人物,幽州辽西令支人[1],曾任前将军,封易侯。 曾与刘备和刘德然共同师事于卢植。镇守辽西时曾与乌桓、鲜卑等交战,尽选白马为先锋,自号“白马义从”。当时袁术派遣孙坚驻屯于阳城以拒董卓,袁绍派周昂夺取孙坚驻守之处,袁术便派公孙瓒从弟公孙越与孙坚一同攻打周昂,公孙越为流矢所中死;公孙瓒以其之死归罪于袁绍,因此和袁绍争夺北方连年交战。 公孙瓒占据幽州后,由于先前斩杀政见相左的汉室宗亲刘虞以及日后的政略失误,导致公孙瓒的人心和势力逐步衰退。建安四年(199年)被袁绍击败,先将其姊妹妻儿全部缢死,然后引火自焚[2];在公孙瓒自焚时,袁绍士兵登上公孙瓒所在高台并将其斩首。 生平[编辑]豪族出身[编辑]公孙瓒生年不详,只知年长于161年出生的刘备。 公孙瓒是豪族子弟,但因母亲出身低微,只能任书佐。因美貌、声音洪亮与才智受太守侯某赏识,被邀请为女婿。受岳父帮助曾与刘备和刘德然共同师事于卢植。 以义显名[编辑]公孙瓒后来在太守刘其(又作刘基)[3]下任御车。在刘其犯法被发配交州日南时敢于违法乔装成士兵沿途护送,途中刘其获赦还。公孙瓒归来后因此德行被举孝廉,任为辽东属国长史。 白马义从[编辑]公孙瓒任长史间以数十骑兵击败数百鲜卑骑兵,升为涿令。光和(三国志)或中平(后汉书)年间,因要讨伐凉州贼被授与都督行事传。后因讨伐渔阳张纯与辽西乌丸丘力居等有功,升为骑都尉。因乌丸贪至王率众人降公孙瓒,公孙瓒被升为中郎将,封都亭侯。公孙瓒组织数十擅射骑兵尽骑白马,自号“白马义从”。乌桓因此互相告知躲避白马长史,并自此逃离塞外。 疏犷趫猛[编辑]公孙瓒因曾劝阻刘虞派兵助袁术,怕被袁术怪罪,因此派其从弟公孙越领千余人,助袁术、孙坚在阳城之战反击袁绍部下周昂,但公孙越为流矢所中而死,使公孙瓒为此迁怒袁绍。袁绍初欲以自身勃海太守印绶给与公孙瓒弟公孙范作为巴结,但公孙范转为巴结公孙瓒。初平二年(191年),公孙范以勃海兵助公孙瓒率二万人大破青州黄巾军三十万人,斩首三万人,生擒七万余人,公孙瓒升为奋武将军,封蓟侯。罗列袁绍十大罪状,冀州诸城官员向公孙瓒投降。公孙瓒自行任命三州刺史,以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 主条目:界桥之战
- 初平二年(191年)冬,公孙瓒与袁绍发生界桥之战,被袁绍将麹义击败,严纲阵亡。公孙瓒退回蓟,屯军勃海。
主条目:龙凑之战
- 初平三年(192年),公孙瓒在界桥之战后不久就派兵与袁绍在龙凑开战,被袁绍击败,公孙瓒退还幽州。
主条目:巨马水之战
- 初平三年(192年),袁绍派崔巨业领兵围故安,久攻不下。撤退时被公孙瓒派三万人追击,在巨马水大破袁绍军,杀七八千人。
骄奢忘善[编辑]先前刘虞之子刘和被袁术拘留时,公孙瓒为了答应袁术要求,而暗中劝袁术拘留刘和及其数千余支援,公孙瓒因此和刘虞结怨。加上在针对外族的政策执行上,公孙瓒的讨伐政策与刘虞的怀柔政策互相冲突,亦常破坏其上司的施政肆意杀伐。忍无可忍之下刘虞决定集结兵马十万余人解决公孙瓒。然而从事公孙纪因公孙瓒同姓厚待,出卖刘虞把其计划告知了公孙瓒。 公孙瓒当时因部众分散在外,遂想逃脱。由于宅心仁厚的刘虞下令士兵不能焚烧民居,然其士兵不善战事,导致久攻不下,公孙瓒急募得兵数百后纵火反击,刘虞因而大败只能逃往居庸。其后公孙瓒发兵追击,只消三日就攻陷居庸俘虏刘虞。 同时董卓败死,汉献帝遣使者段训欲增加刘虞的城邑,升公孙瓒为前将军,封易侯。但公孙瓒随即诬蔑他早前与袁绍合谋意欲称帝,并威胁来使段训杀刘虞,也推段训为幽州刺史。斩首当天,公孙瓒说道:“若刘虞真的是天子,天就应该要以刮风大雨来相救。”,正好当时干旱没能下雨,得以借此将刘虞斩于蓟城。 至此公孙瓒尽有幽州之地。但杀害刘虞对公孙瓒的名声做成重大的损害,部下向心力大减,对日后部下纷纷向袁绍投降埋下伏笔。 犹据自全[编辑]公孙瓒据有幽州后,力求快速发展己身势力,迫害当地名士富商者甚众,加以其任用亲信多为小人,遂导致过去信任他的不少将才先后离开。 兴平二年(195年),刘虞旧部鮮于辅、齐周、鮮于银在主君死后共同推举阎柔为乌桓司马,起兵进军幽州后与公孙瓒部将邹丹大战于潞河北部,阵斩邹丹与其所部四千余人,乌桓峭王及后借兵与刘虞遗子刘和,会合袁绍派遣的援军,再于鲍丘大破公孙瓒军,追斩二万余人,受此激励,公孙瓒势力下辖各地曾受过刘虞照顾的军民们先后奋起,尽杀当地派驻长吏投奔刘和军。 公孙瓒随后更加强化易京的守备,自此坚守不攻,避门不出,甚至拒绝援救先前外派出去戍守各地的部将们,导致其尽皆被袁绍军逐一击破。 主条目:易京之战
建安三年末(198年),袁绍亲率大军突破幽州防线,公孙瓒退保易京死守,并遣其子公孙续联络黑山军首领张燕寻求援军。建安四年初(199年),双方商议后约定时间,点火为号,试图里外夹击冲破袁绍军包围网。然事前截获情报的袁绍反而将计就计,以火光为标的设下大批伏兵守株待兔。急于解围的公孙瓒在城楼上见火光一亮,立刻率领残军出城,却不料当场中伏,最终突围失败,退回城中心知无力回天后,遂领全族自杀。
https://zh.wikipedia.org/zh-my/%E5%85%AC%E5%AD%99%E7%93%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