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五彩斑斓又时尚的动物世界里,经常有撞衫的现象。 雄性北美主红雀(鹀科) Cardinalis cardinalis鲜艳的深红色羽毛是向潜在配偶发出的信号;草莓毒箭蛙 (Oophaga pumilio) ,鲜红色的皮肤,是对潜在掠食者的严厉警告:我可是带着致命毒素。 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Zachary Emberts和亚利桑那大学的John Wiens想知道相同的颜色如何进化成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他们分析了 1824 种陆地脊椎动物,将它们的体表颜色分类——发现了其中的共通点。 鸟类和蜥蜴的祖先昼出夜伏。蛇和两栖动物的祖先,则是昼伏夜出。 “我们今天在不同物种里看到的特征可能是进化史的结果。”Emberts说,“我们正在寻找进化模式,因此我们进行了两项独立的分析。一项针对由昼伏夜出的祖先物种演化而来的动物,另一项则针对白天活动的祖先物种演化而来的动物。” 根据分析,动物的大多数祖先的外表一开始都相当朴素和单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出鲜艳的色彩。最合理的解释是颜色越鲜艳的动物生存优势更大。 颜色包括红、橙、黄、紫和蓝,研究人员发现,对于除蓝色之外的所有颜色,颜色在性信号和警示捕食者之间的分布相当均等。目前尚不清楚原因。 “有趣的是,对于红色、橙色和黄色等一些颜色,它们以相似的频率被使用,既是一种避免捕食者的方式,也是一种吸引配偶的式。”Emberts 说,“另一方面,蓝色更常与交配相关联。” 日间活动的动物的体表颜色鲜艳是有道理的:在白天,华丽的动物更容易被注意到,包括潜在的伴侣。虽然,这也可能使它们成为捕食者的显眼目标,但找到配偶并繁殖比不被吃掉更重要。作为平衡,这些物种的雌性通常比较朴素,因此能够更好地躲避捕食者并生存下来抚养后代。 但夜行动物在黑暗中滑行和窥探。 “即使在没有眼睛的物种中,也已经进化出了警示色。大多数蛇或两栖动物是否能看到颜色,这都是值得怀疑的,因此它们明亮的颜色通常用于向捕食者发出恐吓信号,而不是邀请异性。” 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揭示更多细节。该团队希望更深入地研究鲜艳体表特征的演变,看看它们的功能是否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该团队的研究已发表在《进化》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