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尊称闵子。鲁国人。 生于鲁昭公六年,卒于鲁哀公八年,比孔子小15岁。他出身贫寒,生母又过早去世。为家境所迫,很小就从事体力劳动,经常随父亲驾车外出谋生,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后来拜师孔子,成为孔子“仁”“德”理想的忠实推行者和积极宣传者,以孝行名闻天下。终生不愿出任官职,直到50岁时去世。其先祖是鲁国的第四代国君鲁闵公,其父闵世恭为八世祖。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 子骞为人极孝。他少年丧母,父亲娶了继母。继母偏爱自己亲生二子,虐待闵子骞,子骞却并不告知父亲,避免影响父母间关系。 某年冬天,继母用棉花给自己的孩子做棉袄,而假装给子骞棉袄,其实内里填的是芦苇,所以他寒冷无措。一日闵子骞驾马车送父亲外出,因寒冷饥饿无法驭车,马车滑入路旁的水沟内。父亲非常生气,对他喝斥鞭打,结果抽破衣服露出了芦花。父亲知情后大怒,想休妻。子骞长跪于父亲面,为继母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亲在,只有我一人受冻;母亲离开的话,两个弟弟都要和我一起承受没有母爱的孤单痛苦了)”父亲便不再休妻,继母也痛改前非。 其后求学于孔子,孔子仕鲁期间季氏曾聘请他出任费宰,闵损婉拒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请替我婉言谢绝了吧。如果再请我的话,我必定会去躲在汶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