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楼主: 温县司马懿

【笔记】《三国志满宠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2-16 00:32 编辑


  
年十八
  
山阳郡督邮
守高平令
太祖临兖州192
从事
及为大将军196 建安元年
辟署西曹属,为许令
袁绍盛于河朔
汝南太守
建安十三年,从太祖征荆州。大军还
行奋威将军
孙权数扰东陲
汝南太守,  
赐爵关内侯
樊城之战建安二十四年
进封安昌亭侯
文帝即王位  
迁扬武将军
破吴于江陵有功
更拜伏波将军
大军南征,到精湖
进封南乡侯
黄初三年  
假节钺
黄初五年
拜前将军
明帝即位
进封昌邑侯
太和二年
领豫州刺史
是岁休薨
以前将军代都督扬州诸军事
太和四年
拜征东将军
景初二年  
以宠年老征还,迁为太尉
正始三年薨
谥曰景侯

  
时间
  
官爵
中平元年
  
AD184
中平二年
  
AD185
中平三年
  
AD186
中平四年
  
AD187
中平五年
  
AD188
拜董卓前将军
中平六年
  
AD189
初平元年
  
AD190
初平二年
  
AD191
初平三年
  
AD192
兖州从事
毛玠为治中从事
  
程昱  守寿张令
  
毕谌  别驾
  
吕虔  从事
  
公孙瓒为前将军
初平四年
  
AD193
兴平元年
  
AD193
兴平二年
  
AD195
建安元年
  
AD196
辟署西曹属,为许令
①     
  
征荀攸为汝南太守,入为尚书
李通拜振威中郎将
建安二年
  
AD197
建安三年
  
AD198
李通拜裨将军,封建功侯
建安四年
  
AD199
张绣拜为扬武将军
建安五年
  
AD200
建安六年
  
AD201
建安七年
  
AD202
建安八年
  
AD203
建安九年
  
AD204
夏侯惇迁伏波将军
建安十年
  
AD205
建安十一年AD206
乐进拜折冲将军
建安十二年AD207
徐晃拜横野将军
建安十三年AD208
行奋威将军
曹仁行征南将军,屯江陵
建安十四年AD209
汝南太守,赐爵关内侯
汝南太守李通病卒
建安十五年AD210
建安十六年AD211
曹仁行安西将军
  
破超渭南。
  
苏伯、田银反,以仁行骁骑将军,都督七军讨银等,破之。复以仁行征南将军,假节,屯樊,
  
镇荆州。
建安十七年AD212
建安十八年AD213
时邓(刘)展为奋威将军
  
夏侯惇为伏波将军
  
王忠为扬武将军
建安十九年AD214
建安二十年AD215
张辽拜征东将军
建安二十一年AD216
建安二十二年AD217
建安二十三年AD218
建安二十四年AD219
进封安昌亭侯
夏侯惇拜前将军
  
时张郃为荡寇将军  
侯音以宛叛,略傍县众数千人,仁率诸军攻破音,斩其首,还屯樊,
  
即拜征南将军。
建安二十五年三月改元
  
延康元年十月魏代汉
  
黄初元年(曹丕)
  
AD220
迁扬武将军
贾逵为豫州刺史
  
夏侯惇拜大将军,数月薨
  
张辽转前将军
黄初二年
  
AD221
黄初三年
  
AD222
更拜伏波将军
以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张辽等及诸州
  
郡二十余军
黄初四年
  
AD223
前将军张辽薨
黄初五年
  
AD224
拜前将军
黄初六年
  
AD225
封南乡侯
黄初七年
  
AD226
曹休迁大司马
太和元年(曹睿)
  
AD227
封昌邑侯
太和二年
  
AD228
以前将军代都督扬州诸军事
九月庚子,大司马曹休薨
太和三年  
  
AD229
太和四年
  
AD230
拜征东将军
太和五年
  
AD231
郭淮迁扬武将军
太和六年
  
AD232
时田豫为汝南太守,加殄夷将军
青龙元年
  
AD233
青龙二年
  
AD234
甄像为伏波将军,持节监诸将东征
青龙三年
  
AD235
青龙四年
  
AD236
青龙五年三月改元
  
景初元年
  
AD237
景初二年
  
AD238
以征东将军
  
迁为太尉
景初三年
  
AD239
正始元年(曹芳)
  
AD240
郭淮转前将军,领雍州如故
正始二年
  
AD241
正始三年
  
AD242
太尉满宠薨,谥曰景侯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草稿整理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5-5 17:04 编辑

放善为书檄,三祖诏命【三祖,武、文、明也。武为太祖,文为高祖,明为烈祖,见《明帝纪》景初元年。】

有所招喻,多放所为。 【◎ 《曹爽传》注引《魏书》 : 帝使中书监刘放、 令孙资为诏,以太尉司马懿为太傅。】

青龙初,孙权与诸葛亮连和,欲俱出为寇。边候得权书,放乃改易其辞,往往换其本文而傅合之,与征东将军满宠,若欲归化,封以示亮。亮腾与吴大将步骘等,骘等以见权。权惧亮自疑,深自解说。 【◎《明帝纪》:青龙二年四月,诸葛亮出斜谷。五月,孙权入居巢湖口。六月,征东将军满宠拒之。◎正此时也。】



【◎《资别传》曰:是时,孙权、诸葛亮号称剧贼,无岁不有军征。而帝总摄群下,内图御寇之计,外规庙胜之画,资皆管之。然自以受腹心,常让事于帝曰: 【让,疑作“议”。】 “动大众,举大事,宜与群下共之;既以示明,且于探求为广。 ” 【北宋本作“且为探求于广”。 】既朝臣会议,资奏当其是非,择其善者推成之,终不显己之德也。若众人有谴过及爱憎之说,辄复为请解,以塞谮润之端。如征东将军满宠、凉州刺史徐邈,并有谮毁之者,资皆盛陈其素行,使卒无纤介。宠、邈得保其功名者,资之力也。初,资在邦邑,名出同类之右。乡人司空掾田豫、 【资为太原中都人,此与渔阳雍奴之田豫别为一人。彼为丞相军谋掾,此则司空掾也。】梁相宗艳皆妒害之,而杨丰党附豫等,专为资构造谤端,怨隙甚重。资既不以为言,而终无恨意。豫等惭服,求释宿憾,结为婚姻。资谓之曰: “吾无憾心,不知所释。此为卿自薄之,卿自厚之耳! ”乃为长子宏取其女。及当显位,而田豫老疾在家。资遇之甚厚,又致其子于本郡,以为孝廉。而杨丰子后为尚方吏, 【◎《汉官》曰:尚方员吏十二人。】帝以职事谴怒,欲致之法,资请活之。其不念旧恶如此。 】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5-5 17:01 编辑

孙盛曰:闻五帝无诰誓之文,三王无盟祝之事,然则盟誓之文,始自三季,质任之作,起于周微。夫贞夫之一,则天地可动,机心内萌,则鸥鸟不下。 况信不足焉而祈物之必附,猜生于我而望彼之必怀,何异挟冰求温,抱炭希凉者哉?且夫要功之伦,陵肆之类,莫不背情任计,昧利忘亲,纵怀慈孝之爱,或虑倾身之祸。是以周、郑交恶, 汉高请羹, 隗嚣捐子,马超背父,其为酷忍如此之极也,安在其因质委诚,取任永固哉?世主若能远览先王闲邪之至道,近鉴狡肆徇利之凶心,胜之以解网之仁,致之以来苏之惠,
初,公孙渊兄晃,为叔父恭任内侍,先渊未反,数陈其变。及渊谋逆,帝不忍市斩,欲就狱杀之。 【◎胡三省曰:晃数陈渊之必反,非同逆者也。帝欲杀之以绝其类,刑之于市则无名,故欲就狱杀之。】
柔上疏曰: “《书》称‘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 ,此王制之明典也。晃及妻子,叛逆之类,诚应枭县,勿使遗育。而臣窃闻晃先数自归,陈渊祸萌,虽为凶族,原心可恕。夫仲尼亮司马牛之忧, 【◎胡三省曰:司马牛,宋司马桓魋之弟也。魋凶恶,牛忧之,曰: “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谓魋之积恶,将死,亡无日。◎钱大昕曰:亮,即“谅”字。然《论语》司马牛忧无兄弟,而子夏解之,此云仲尼,未审所出。】祁奚明叔向之过,【◎《左传》 :晋人逐栾盈,杀羊舌虎,囚虎兄叔向。祁奚见范宣子曰: “管、蔡为戮,周公右王,若之何以虎也弃社稷?”宣子言诸公而免之。】在昔之美义也。臣以为晃信有言,宜贷其死;苟自无言,便当市斩。 【◎周寿昌曰:○市斩,言斩于市也。○《礼》:刑人于市。○《论语》曰:肆诸市朝。】今进不赦其命,退不彰其罪,闭著囹圄,使自引分, 【◎胡三省曰:引分,即引决也。】四方观国,或疑此举也。 ”帝不听,竟遣使赍金屑饮晃及其妻子,赐以棺、衣,殡敛于宅。 【◎胡三省曰:宅,晃所居者。】

【◎孙盛曰:闻五帝无诰誓之文,三王无盟祝之事,然则盟誓之文,始自三季,质任之作,起于周微。夫贞夫之一,则天地可动,机心内萌,则鸥鸟不下。 况信不足焉而祈物之必附,猜生于我而望彼之必怀,何异挟冰求温,抱炭希凉者哉?且夫要功之伦,陵肆之类,莫不背情任计,昧利忘亲,纵怀慈孝之爱,或虑倾身之祸。是以周、郑交恶, 【◎《左传·隐公三年》: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 “无之。 ”故周、郑交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周、郑交恶。君子曰: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 】汉高请羹, 【◎《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 “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汉王曰: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 】隗嚣捐子, 【◎范《书· 隗嚣传》 :嚣遣长子恂诣阙。嚣虽遣子入质,犹负其险阸,欲专方面。后嚣终不降,于是诛其子恂。】马超背父, 【事见本志《董卓传》。】其为酷忍如此之极也,安在其因质委诚,取任永固哉?世主若能远览先王闲邪之至道,近鉴狡肆徇利之凶心,胜之以解网之仁,致之以来苏之惠,耀之以雷霆之威,润之以时雨之施,则不恭可敛衽于一朝,炰哮可屈膝于象魏矣。何必拘厥亲以来其情,逼所爱以制其命乎?苟不能然,而仗夫计术, 【冯本“仗”作“杖” 。】笼之以权数,检之以一切,虽览一室而庶征于四海,法生鄙局,冀或半之暂益, 【 “虽览一室”以下四语疑有脱误。】自不得不有不忍之刑,以遂孥戮之罚,亦犹渎盟由乎一人,而云俾坠其师,无克遗育之言耳。岂得复引四罪不及之典,司马牛获宥之义乎?假令任者皆不保其父兄,辄有二三之言,曲哀其意而悉活之,则长人子危亲自存之悖。子弟虽质,必无刑戮之忧,父兄虽逆,终无剿绝之虑。柔不究明此术非盛王之道,宜开张远义,蠲此近制,而陈法内之刑以申一人之命,可谓心存小善,非王者之体。古者杀人之中,又有仁焉。刑之于狱,未为失也。,

耀之以雷霆之威,润之以时雨之施,则不恭可敛衽于一朝,炰哮可屈膝于象魏矣。何必拘厥亲以来其情,逼所爱以制其命乎?苟不能然,而仗夫计术, 笼之以权数,检之以一切,虽览一室而庶征于四海,法生鄙局,冀或半之暂益, 自不得不有不忍之刑,以遂孥戮之罚,亦犹渎盟由乎一人,而云俾坠其师,无克遗育之言耳。岂得复引四罪不及之典,司马牛获宥之义乎?假令任者皆不保其父兄,辄有二三之言,曲哀其意而悉活之,则长人子危亲自存之悖。子弟虽质,必无刑戮之忧,父兄虽逆,终无剿绝之虑。柔不究明此术非盛王之道,宜开张远义,蠲此近制,而陈法内之刑以申一人之命,可谓心存小善,非王者之体。古者杀人之中,又有仁焉。刑之于狱,未为失也。

评论高柔关于怎样处理公孙晃的言论,未能接触“仁”的根本,是自相矛盾的权宜之计和妇人之仁


◎臣松之以为:辨章事理,贵得当时之宜,无为虚唱大言而终归无用。浮诞之论,不切于实,犹若画魑魅之象, 而踬于犬马之形也。质任之兴,非昉近世, 况三方鼎峙,辽东偏远,羁其亲属以防未然,不为非矣。柔谓晃有先言之善,宜蒙原心之宥。而盛责柔不能开张远理,蠲此近制。不达此言竟为何谓?若云猜防为非,质任宜废,是谓应大明先王之道,不预任者生死也。晃之为任,历年已久,岂得于杀活之际,方论至理之本。是何异丛棘既繁,事须判决,空论刑措之美,无闻当不之实哉?其为迂阔,亦已甚矣,汉高事穷理迫,权以济亲,而总之酷忍之科,既已大有所诬。且自古以来,未有子弟妄告父兄以图全身者,自存之悖,未之或闻。晃以兄告弟,而其事果验。谓晃应杀,将以遏防。若言之亦死,不言亦死,岂不杜归善之心,失正刑之中哉?若赵括之母,以先请获免, 钟会之兄,以密言全子, 古今此比,盖为不少。晃之前言,事同斯例,而独遇否闭,良可哀哉!

【◎或曰:裴论至正。天下事所適宜,不贵持一。苟时所不急,妙言只成鄙论。绝任子而尚德怀,可言之于平议政化之日,非当言于廷尉决狱之时也。置诛辟之可否,论政术之得失,不几视疾病之阽危,不议蓼苓之投,而顾教以饮食起居之节,则为出位旷官之甚矣,岂不惑哉?】

【◎《史记·赵奢传》 :赵王以赵括为将,括母曰: “王终遣之,即如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赵王亦以括母先言,不诛也。】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1-23 15:03 编辑

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江表传》曰: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 【◎胡三省曰:荆江之南岸,则零陵、桂阳、武昌、长沙四郡地也。】备别立营于油江口, 【◎《水经·油水篇》:油水出武陵孱陵县西界,东过其县北,又东北入于江。◎郦注云:县有白石山,油水所出。县治故城。刘备孙夫人,权妹也,更修之。其城背油向泽。油水自孱陵县之东北迳公安县西,又北流注于大江。◎《方舆纪要》卷七十八:油河在荆州府公安县西北三里,自施州流经松滋县界,〖◎弼按:明施州,今湖北施南府恩施县。〗至县西南,又东北合于大江,为油口。◎《一统志》:油水在公安县西,自松滋县流入。油,古作“繇” ,一名白石水,今名油河。】改名为公安。 【公安,见《刘璋传》。】刘表吏士见从北军, 【官本“从”作“堤” ,误。】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 【◎赵一清曰: “后”字何氏校改“复” 。◎何焯曰:若从权借者,安得自表琦领州
事乎?亦《江表传》大言也。◎姚范曰:若非权借者,权安得使使报欲得荆州?又当时所云表者,皆虚言耳,孰为报可者乎?◎弼按:○《鲁肃传》云: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又云:鲁肃责关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 ”○裴注引《汉晋春秋》云:肃劝权宜以荆州借备。○又引《吴书》云:肃谓羽曰: “主上矜愍豫州之身,无有处所,不爱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荫。 ”○《吕蒙传》:孙权谓: “子敬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 ”○《诸葛亮传》:亮说权曰: “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据以上云云,先主之有荆州数郡,实为权所借也。然案本传下文“先主南征四郡,四郡皆降” ,又案《诸葛亮传》“曹公败于赤壁,先主遂收江南,使亮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 ,据此二传,是四郡皆为先主自力征服,非为吴借可知。然推究当日情势,先主斜趋汉津,求援吴会,诚如子敬所云,赤壁战胜不为无功,故孙权听其自取荆州数郡,不加阻力,无异假借,遂各持一说,亦即为刘、孙后日构衅之因。争此区区数郡,而曹氏遂雄据中原,葛相表中所谓“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跎,曹丕称帝”者是也。◎又按胡三省云:荆州八郡,瑜既以江南四郡给备,备又欲得江、汉间四郡也。◎弼按:荆州八郡,南阳、章陵非吴所有,周瑜领南郡,程普领江夏,亦决不肯让人。上文“周瑜分南岸地给备”者,即指油口立营之地,非谓江南四郡也。若已给江南四郡,又欲兼得江、汉间四郡,将周瑜、程普于何地乎?且公瑾方深忌先主,上疏以猥割土地为虑,岂肯遽给四郡乎?是南岸之地,仅限于油口立营之地无疑。惟其仅有南岸油口之地,地小不足以安民,始从权借荆州数郡。身之此注,前后皆误也。◎王懋竑曰:先主南收四郡,立营公安,公安即武陵郡孱陵县,与南郡无所与。所分南岸地,不知所在。〖胡注以南岸为南四郡,四郡乃备所自取,非瑜所分。 〗是时刘琦为江夏太守,自奔江南后,魏以文聘为江夏太守,屯沔口;吴以程普为江夏太守,治沙羡;而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南收四郡,各以兵力据之,孰肯与地分人者?且瑜于先主之诣京,方力言以土地业备之不可,岂肯自以地分与之乎?先主之欲都督荆州,以据地广大,北可以向襄阳以通宛、洛,西可由巫、秭归以窥蜀,非仅为地少不足以给也。陈《志》蜀先主、吴主传皆不言借荆州,《鲁肃传》肃劝借荆州在周瑜卒之前,盖失其次。惟《程普传》 “瑜卒,普代领南郡太守。权分荆州与刘备,普还领江夏太守” ,此为分明。《通鉴》瑜以建安十四年十二月据江陵,十五年瑜卒,其卒不详何时,盖在夏、秋间也。先主之诣京则在春矣,其借荆州当在秋、冬间。关羽为襄阳太守,驻江北,张飞为宜都太守,治秭归,皆在得南郡后事。参考诸传,略得其实。而《江表传》所云“以地给备”及“备借荆州数郡”之语,皆传闻之妄,不足据也。◎赵翼曰:借荆州之说出自吴人事后之论,而非当日情事也。夫借者,本我所有之物而假与人也。 荆州本刘表地,非孙氏故物,当操南下时,孙氏江东六郡方恐不能自保,诸将咸劝权迎操,权独不愿。会备遣诸葛亮来结好,权遂欲藉备共拒操。其时但求拒操,未敢冀得荆州也。亮之说权也,权即曰“非刘豫州莫可敌操者” ,乃遣周瑜、程普等随亮诣备,并力拒操。〖 《亮传》。〗是且欲以备为拒操之主,而己为从矣。亮又曰“将军能与豫州同心破操,则荆吴之势强而鼎足之形成矣”,是此时早有三分之说,而非乞权取荆州而借之也。赤壁之战,瑜与备共破操;〖 《吴志》 。〗华容之役备独追操,〖 《山阳公载记》 。〗其后围曹仁于南郡,备亦身在行间,〖 《《蜀志》 。〗未尝独出吴之力而备坐享其成也。破曹后,备诣京见权,权以妹妻之,瑜密疏请留备于京,权不纳,以为正当延挈英雄,是权方恐备之不在荆州,以为屏蔽也。操走出华容之险,喜谓诸将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耳”,〖 《山阳公载记》 。〗是操所指数者惟备,未尝及权也。程昱在魏,闻备入吴,论者多以为权必杀备,昱曰 “曹公无敌于天下,权不能当也。备有英名,权必资之以御我”,〖 《昱传》 。〗是魏之人亦只指数备,而未尝及权也。即以兵力而论,亮初见权曰“今战士还者及关羽精甲共万人,刘琦战士亦不下万人” ,而权所遣周瑜等水军亦不过三万人,〖 《亮传》 。〗则亦非十倍于备也。且是时刘表之长子琦尚在江夏,破曹后备即表琦为荆州刺史,权未尝有异词,以荆州本刘琦地也。时又南征四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皆降。琦死,群下推备为荆州牧,〖 《蜀先主传》 。〗备即遣亮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收其租赋以供军实。〖 《亮传》 。〗又以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羽传》 。〗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在南郡;〖 《飞传》 。〗赵云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 《云传》 。〗遣将分驻,惟备所指挥,初不关白孙氏,以本非权地,故备不必白权,权亦不来阻备也。迨其后三分之势已定,吴人追思赤壁之役,实籍吴兵力,遂谓荆州应为吴有,而备据之,始有借荆州之说。抑思合力拒操时备固有资于权,权不亦有资于备乎?权是时但自救危亡,岂早有取荆州之志乎?羽之对鲁肃曰“乌林之役,左将军寝不脱介,戮力破曹,岂得徒劳无一块土”,〖 《肃传》 。〗此不易之论也。其后吴、蜀争三郡,旋即议和,以湘水为界,分长沙、江夏、桂阳属吴,南郡、零陵、武陵属蜀,最为平允。而吴君臣伺羽之北伐,袭荆州而有之,反捏一借荆州之说,以见其取所应得,此则吴君臣之狡词诡说,而借荆州之名遂流传至今,并为一谈,牢不可破,转似其曲在蜀者,此耳食之论也。 】 】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草稿整理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1-23 15:33 编辑

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馀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馀,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   

周瑜、程普将数万众,与曹仁隔江未战。甘宁请先径进取夷陵,往,即得其城,因入守之。益州将袭肃举军降,周瑜表以肃兵益横野中郎将吕蒙。蒙盛称:“肃有胆用,且慕化远来,于义宜益,不宜夺也。”权善其言,还肃兵。曹仁遣兵围甘宁,宁困急,求救于周瑜,诸将以为兵少不足分,吕蒙谓周瑜、程普曰:“留凌公绩于江陵,蒙与君行,解围释急,势亦不久。蒙保公绩能十日守也。”瑜从之,大破仁兵于夷陵,获马三百匹而还。于是将士形势自倍。瑜乃渡江,顿北岸,与仁相距。十二月,孙权自将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不克。

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引兵南徇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庐江营帅雷绪率部曲数万口归备。备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以偏将军赵去领桂阳太守。

益州牧刘璋闻曹操克荆州,遣别驾张松致敬于操。松为人短小放荡,然识达精果。操时已定荆州,走刘备,不复存录松。主簿杨修白操辟松,操不纳;松以此怨,归,劝刘璋绝操,与刘备相结,璋从之。

习凿齿论曰: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之顷,岂不惜乎!   

孙权使威武中郎将贺齐讨丹杨黟、歙贼。黟帅陈仆、祖山等二万户屯林历山,四面壁立,不可得攻,军住经月。齐阴募轻捷士,于隐险处,夜以铁戈拓山潜上,县布以援下人。得上者百馀人,令分布四面,鸣鼓角。贼大惊,守路者皆逆走,还依众。大军因是得上,大破之。权乃分其地为新都郡,以齐为太守。

春,三月,曹操军至谯。

孙权围合肥,久不下。权率轻骑欲身往突敌,长史张纮谏曰:“夫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也。今麾下恃盛壮之气,忽强暴之虏,三军之众,莫不寒心。虽斩将搴旗,威震敌场,此乃偏将之任,非主将之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霸王之计。”权乃止。曹操遣将军张喜将兵解围,久而未至。扬州别驾楚国蒋济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遣主簿迎喜。三部使赍书语城中守将,一部得入城,二部为权兵所得。权信之,遽烧围走。

秋,七月,曹操引水军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开芍陂屯田。

冬,十月,荆州地震。

十二月,操军还谯。  

庐江人陈兰、梅成据灊、六叛,操遣荡寇将军张辽讨斩之;因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

周瑜攻曹仁岁馀,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权以瑜领南郡太守,屯据江陵;程普领江夏太守,治沙羡;吕范领彭泽太守;吕蒙领寻阳令。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会刘琦卒,权以备领荆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给备。备立营于油口,改名公安。权以妹妻备。妹才捷刚猛,有诸兄风,侍婢百馀人,皆执刀侍立,备每入,心常凛凛。
 楼主| 发表于 2014-2-17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草稿 周鲂

鲂答,恐民帅小丑,不足杖任,事或漏泄,不能致休,乞遣亲人赍笺七条以诱休: 【◎此黄武七年、魏太和二年事。◎何焯曰:谲休七条,凡鄙寡要,何事尘秽简牍?人才如鲂,即传可以不立,此与《胡综传》所载伪为吴质三表,岂故铺陈其事,以见吴人智略本疏,好行小慧,君臣皆草窃一时邪?◎刘咸炘曰:何说前隘后凿。鲂事于吴重要,自不可不书,史岂当止书人才高者耶?此笺自当书,亦非别有讥意,但失于不删省耳。 ◎弼按:石亭之役,曹休大败,设无贾逵之援,休几不免。兵家谲诈,多建奇功,鲂之七笺,休果堕计,史文备载,不为无故也。】


其一曰: “鲂以千载徼幸,得备州民, 【吴郡隶扬州,故城州民、】远隔江州,敬恪未显,瞻望云景,天寔为之。精诚微薄,名位不昭,虽怀焦渴,曷缘见明?狐死首丘,人情恋本,【◎《礼记·檀弓上》: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君子曰: “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 ‘狐死正丘首。’仁也。 ”◎郑注:正丘首,正首丘也。 】而逼所制,奉觌礼违。每独矫首西顾,未尝不寤寐劳叹,展转反侧也。今因隙穴之际,得陈宿昔之志,非神启之,岂能致此!不胜翘企,万里托命。谨遣亲人董岑、邵南等托叛奉笺。时事变故,列于别纸,惟明公君侯垂日月之光,照远民之趣,永令归命者有所戴赖。 ”

其二曰: “鲂远在边隅,江汜分绝,恩泽教化,未蒙抚及,而于山谷之间,遥陈所怀,惧以大义,未见信纳。夫物有感激,计因变生,古今同揆。鲂仕东典郡,始愿已获,铭心立报,永矣无贰。 【矣,疑作“矢” 。】岂图顷者中被横谴,祸在漏刻,危于投卵,进有离合去就之宜,退有诬罔枉死之咎,虽志行轻微,存没一节,顾非其所,能不怅然!敢缘古人,因知所归,拳拳输情,陈露肝膈。乞降春天之润,哀拯其急,不复猜疑,绝其委命。事之宣泄,受罪不测,一则伤慈损计,二则杜绝向化者心,惟明使君远览前世,衿而愍之,留神所质,速赐秘报。鲂当候望举动,俟须向应。 ” 【俟,疑作“事”。向,当作“响” 。】

其三曰: “鲂所代故太守广陵王靖,往者亦以郡民为变,以见谴责。靖勤自陈释,而终不解,因立密计,欲北归命,不幸事露,诛及婴孩。鲂既目见靖事,且观东主一所非薄,婳不复厚, 【◎或曰:○婳,呼麦、乎麦二切。○《说文》云:静好也。】虽或暂舍,终见翦除。今又令鲂领郡者,是欲责后效,必杀鲂之趣也。虽尚视息,忧惕焦灼,未知躯命,竟在何时。人居世间,犹白驹过隙,而常抱危怖,其可言乎!惟当陈愚,重自披尽, 【冯本、官本“惟”作“推” ,误。】惧以卑贱,未能采纳,愿明使君小垂详察, 【宋本“小”作“少” 。】忖度其言。今此郡民,虽外名降首, 【是时获鄱阳贼帅彭绮。】而故在山草, 【后文所谓“山栖草藏”也。】看伺空隙,欲复为乱;为乱之日,鲂命讫矣。东主顷者潜部分诸将,图欲北进,吕范、孙韶等入淮,全琮、朱桓趋合肥,诸葛瑾、步骘、朱然到襄阳,陆议、潘璋等讨梅敷。 【梅敷,见《孙权传》延康元年。】东主中营自掩石阳, 【石阳,见《魏志·文聘传》。】别遣从弟孙奂【孙奂,孙坚季弟孙静子也。】治安陆城,修立邸阁, 【安陆,见《魏志·蒋济传》 。邸阁,解见《魏志·王基传》。】辇赀运粮,以为军储;又命诸葛亮进指关西,江边诸将无复在者,才留三千所兵守武昌耳。 【◎蒋超伯曰: “所” 、 “许”古字通,见《说文》。】若明使君以万兵从皖南首江渚,鲂便从此率厉属民,以为内应。此方诸郡,前后举事,垂成而败者,由无外援使其然耳。若北军临境,传檄属城,思咏之民,谁不企踵?愿明使君上观天时,下察
人事,中参蓍龟,则足昭往事之不虚也。 ”

其四曰: “所遣董岑、邵南少长家门,亲之信之,有如儿子。是以特令赍笺,托叛为辞,目语心计,不宣唇齿;骨肉至亲,无有知者。又已敕之到州,当言往降,欲北叛来者,得传之也。鲂建此计,任之于天,若其济也,则有生全之福;邂逅泄漏,则受夷灭之祸。常中夜仰天,告誓星辰,精诚之微,岂能上感?然事急孤穷,惟天是诉耳。遣使之日,载生载死,形存气亡,魄爽恍惚。私恐使君未深保明,岑、南二人,可留其一,以为后信。一赍教还,教还故当言悔叛还首。东主有常科,悔叛还者,皆自原罪。如是彼此俱塞,永无端原。县命西望,涕笔俱下。 ”

其五曰: “鄱阳之民,实多愚劲,帅之赴役,未即应人,倡之为变,闻声响抃。今虽降首,盘节未解,山栖草藏,乱心犹存;而今东主图兴大众,举国悉出,江边空旷,屯坞虚损,惟有诸刺奸耳。若因是际而骚动此民,一旦可得便会;然要恃外援,表里机牙,不尔以往,无所成也。今使君若从皖道进住江上,鲂当从南对岸历口为应。 【◎历口,地未详。曹休由庐江郡皖县进兵,即今日安庆府怀宁县,南岸为丹阳郡石城县,在今池州府贵池县西,意历口或在此。◎《方舆纪要》卷二十七:贵池县城西五里,有池口河,其东源出石埭县西百六十里之栎山。◎《一统志》作“历山” 。所谓历口,未知即池口否?然无佐证,不敢臆断也。】若未径到江岸,可住百里上, 【◎赵一清曰:○百里,洲名也。○《水经·江水注》:枝江县旧治沮中,后移出百里洲西,去郡一百六十里。县左右有数十洲,槃布江中,其百里洲最大,中有桑田甘果,映江依洲。◎弼按:此百里当指皖县百里上,非谓枝江县之百里洲也。下文“令此间民知北军在彼” ,谓鄱阳郡民也。若远在上游枝江之百里洲,鄱阳之民何得知之?】令此间民知北军在彼,即自善也。此间民非苦饥寒而甘兵寇,苦于征讨,乐得北属,但穷困举事,不时见应,寻受其祸耳。如使石阳及青、徐诸军,首尾相衔,牵缀往兵,使不得速退者,则善之善也。鲂生在江、淮,长于时事,见其便利,百举百捷,时不再来,敢布腹心。 ”

其六曰: “东主致恨前者不拔石阳, 【◎《孙权传》:黄武五年秋七月,权闻魏文帝崩,征江夏,围石阳,不克而还。】今此后举,大合新兵,并使潘濬发夷民,人数甚多。闻豫设科条,当以新羸兵置前,好兵在后。攻城之日,云欲以羸兵填堑,使即时破,虽未能然,是事大趣也。私恐石阳城小,不能久留往兵,明使君速垂救济,诚宜疾密。王靖之变,其鉴不远。今鲂归命,非复在天,正在明使君耳。若见救以往,则功可必成;如见救不时,则与靖等同祸。前彭绮时,闻旌麾在逢龙, 【逢龙,见《魏志·臧霸传》。】此郡民大小欢喜,并思立效。若留一月日间,事当大成,恨去电速,东得增众专力讨绮,绮始败耳。愿使君深察此言。 ”

其七曰: “今举大事,自非爵号无以劝之。乞请将军、侯印各五十纽,郎将印百纽,校尉、都尉印各二百纽,得以假授诸魁帅,奖励其志,并乞请幢麾数十,以为表帜,使山兵吏民目瞻见之,知去就之分已决,承引所救画定。又彼此降叛,日月有人,阔狭之间,辄得闻知。今之大事,事宜神密,若省鲂笺,乞加隐秘。伏知智度有常,防虑必深,鲂怀忧震灼,启事蒸仍, 【蒸仍,未详。】乞未罪怪。 ”

鲂因别为密表曰: “方北有逋寇,固阻河洛,久稽王诛,自擅朔土,臣曾不能吐奇举善,上以光赞洪化,下以输展万一,忧心如捣,假寐忘寝。圣朝天覆,含臣无效,猥发优命,敕臣以前诱致贼休,恨不如计。令于郡界求山谷魁帅为北贼所闻知者,令与北通。臣伏思惟,喜怖交集,窃恐此人不可卒得,假使得之,惧不可信,不如令臣谲休,于计为便。此臣得以经年之冀愿,逢值千载之一会,辄自督竭,竭尽顽蔽,撰立笺草以诳诱休者,如别纸。臣知无古人单复之术, 【◎《鲁肃传》注引《江表传》云:当有单复。◎《魏志·文纪》末注引《典论· 自序》云:以单攻复。】加卒奉大略, 【卒,读曰猝。】伀曚狼狈, 【◎潘眉曰:○“伀”与“忡”同。○《广雅·释诂》:伀,惧也。○扬子《方言》: 沐、征伀,遑遽也。】惧以轻愚,忝负特施,豫怀忧灼。臣闻唐尧先天而天弗违,博询刍荛,以成盛勋。朝廷神谟,欲必致休于步度之中,灵赞圣规,休必自送,使六军囊括,虏无孑遗,威风电迈,天下幸甚。谨拜表以闻,并呈笺草,惧于浅局,追用悚息。 ”被报施行,休果信鲂,帅步骑十万,辎重满道,径来入皖。鲂亦合众,随陆逊横截休, 【此传前书陆议,后书陆逊。】休幅裂瓦解,斩获万计。

鲂初建密计时,频有郎官奉诏诘问诸事,鲂乃诣部郡门下, 【◎《通鉴》无“部”字。◎胡注:鄱阳郡门下。】因下发谢, 【◎胡三省曰:吴主之诘,周鲂之谢,皆所以谲曹休也。】故休闻之,不复疑虑。事捷军旋,权大会诸将欢宴。酒酣,谓鲂曰: “君下发载义,成孤大事,君之功名,当书之竹帛。 ”加裨将军,赐爵关内侯。

发表于 2015-9-1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满宠也是被低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2-11 07:32 , Processed in 0.09593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