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谭,据《三国志》卷五二《顾雍传》,谭乃江东儒学大族领袖人物之一顾雍之孙,陆逊外甥,吴郡吴人,“祖父雍卒数月,拜太常,代雍平尚书事。是时鲁王霸有盛宠,与太子和齐衡,谭上疏曰:‘臣闻有国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异尊卑之礼,使高下有差,阶级逾邈,如此则骨肉之恩生,觊觎之望绝。……今臣所陈,诚欲以安太子而便鲁王也。’由是霸与谭有隙。”加上谭素不与全琮父子交结,因而受到污陷,流放交州,死于交趾。谭弟承也因亲附太子和,同时流放致死。 朱据,《三国志》卷五七本传,吴郡吴人,“才兼文武”,尚公主鲁育,官至骠骑将军,“遭二宫构争,据拥护太子,言则恳至,义形于色,守之以死,遂左迁新都郡丞。未到,中书令孙弘谮润据,因权寝疾,弘为诏书追赐死,时年五十七。”甚至孙亮时,公主鲁育及二子也受牵连而死。本传注引殷基《通语》载据谏争之言:“臣闻太子国之本根,雅性仁孝,天下归心,今卒责之,将有一朝之虑。昔晋献用骊姬而申生不存,汉武信江充而戾太子冤死。臣窃惧太子不堪其忧,虽立思子之宫,无所复及矣。” 丁密,据《三国志》卷五七《虞翻传》及注引《会稽典录》,会稽山阴人,父丁览,“清身立行,用意不苟,推财从弟,以义让称,……为人精微洁净,门无杂宾。”密颇有乃父之风,得吴地大儒阚泽、虞翻等人称道。 施绩,据《三国志》卷五六《朱然传》,然本姓施,丹杨朱治养子,绩乃然子,后复姓施。“二宫构争”中,“鲁王霸注意交绩,尝至其廨,就之坐,欲与结好,绩下地住立,辞而不当。”很显然,他拒鲁王而亲太子。 滕胤,据《三国志》卷六四本传,北海剧(今山东昌乐西)人,父胄汉末避祸江东,胤弱冠“尚公主”,“二宫构争”中行迹无详载。孙权死前命其“与诸葛恪等俱受遗诏辅政。” 诸葛恪,据《三国志》卷六四本传及卷五二《诸葛瑾传》,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南)人,瑾之长子。瑾汉避难江东,乃侨士中重要的儒学名臣。恪在“二宫之争”中的具体表现无详载,孙权死前以之辅少主孙亮。又据《三国志》卷五九《孙奋传》,恪辅亮时,亮弟奋坐大,诸葛恪谏曰:“近者袁绍、刘表各有国土,土地非狭,人众非弱,以嫡庶不分,遂灭其宗祀。此乃天下愚智,所共嗟痛。……大王宜深以鲁王为戒,改易其行,战战兢兢,尽敬朝廷,如此则无求不得。……此古今正义,大王所照知也。……向使鲁王早纳忠直之言,怀惊惧之虑,享祚无穷,岂有灭亡之祸哉?”恪以鲁王事训戒孙奋,严申“嫡庶之别”,这说明他与陆逊的态度是一致的。 除了殷基所记上述诸人,拥护太子和的朝臣还有十多人。 陆胤,据《三国志·陆凯传附胤传》,胤乃陆逊之族子,“始为御使、尚书选曹郎,太子和闻其名,待以殊礼。会全寄、杨竺等阿附鲁王霸,与和分争,阴相谮构,胤坐收下狱,楚毒备至,终无他辞。” 顾悌,据《三国志·顾雍传》裴注,悌乃雍之族人,官至偏将军,“权末年,嫡庶不分,悌数与骠骑将军朱据共陈祸福,言辞切直,朝廷惮之。” 张纯,吴郡吴人,据《吴录》所载,父敦,少与陆逊齐名。纯任太子和辅都尉[14]。又据《孙和传》注引《吴书》,对孙权欲以鲁王霸代和,“张纯亦尽言极谏,权幽之,遂弃市。” 吾粲,据《三国志》卷五七本传,吴郡乌程人,少与陆逊等“比肩齐声”,官至太子太傅,“遭二宫之变,抗言执政,明嫡庶之分,欲使鲁王霸出驻夏口,遣杨竺不得令在都邑。又数以消息语逊,逊时驻武昌,连表谏争。由此为霸、竺等所谮害,下狱诛。” 姚信,吴郡吴兴人,字元直,官至太常卿,陆逊外甥,以“亲附太子,枉见流徙。”[15] 纪陟,据《三国志·孙皓传》注引《吴录》,陟字子上,丹杨人,“初为中书郎,孙峻使诘南阳王和,令其引分。陟密使令正辞自理,峻怒。陟惧,闭门不出。”又载:“皓以诸父与和相连及者,家属皆徙东冶,唯陟以有密旨,特封子孚都亭侯。”陟之事发生在和废之后,但他暗中保护孙和,可见其态度。 是仪,据《三国志》卷六二本传,北海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汉末避乱江东,深得孙权信重,“专典机密”。他维护太子和的正统地位:“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仪嫌二宫相近切,乃上疏曰:‘臣窃以鲁王天挺懿德,兼资文武,当今之宜,宜镇四方,为国藩辅。宜扬德美,广耀威灵,乃国家之良规,海内所瞻望。但臣言辞鄙野,不能究尽其意。愚以二宫宜有降杀,正上下之序,明教化之本。’书三四上。为傅尽忠,动辄规谏。”其实是仪很少进谏,“权常责其不言事,无所是非。”且又为鲁王师傅,竟“动辄进谏”,规劝鲁王自律,又一再建议孙权外任鲁王,以“正上下之序,明教化之本”,显然是倾向支持太子和的。 张休,父张昭,据《三国志》卷五二《张昭传》,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昭汉末避难江东,为侨人儒学士人的杰出代表,正直刚烈。休有乃父之风,官至扬武将军,亲附太子和,“为鲁王霸友党所谮”,与顾谭、顾承兄弟“并徙交州”,中书令孙弘“佞伪险,休素所忿,弘因是谮诉,下诏书赐休死,时年四十一。”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