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058|回复: 3

时空使命~三国篇 第二回 江东际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5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长江南岸。建安五年闰九月九日卯时一刻。

  伴随靡靡的冷雨,持缰马上的起起浮浮,清冷寂寞的感觉如缓缓的雨霖铃。夜里马蹄声声,好像一个木鱼在敲击,让我有一种人生体验轮转,明悟顿然在心的感觉。启明晨曦,弦月稀星,照不尽群山的轮廓;路旁偶尔传来细微的草木唏嘘,反而更感夜的宁静。印象中的三秋桂子,寒冬梅香,茶花似火,雨打芭蕉时时涌上心头。

  天又渐渐亮了。放缰策马,阡陌村庄,转眼逝去。农夫水牛,鱼鹰湖泊,从第一次看到的惊喜,到以后的作为风景慢悠悠地浏览、欣赏。

  我从青州冒险穿越徐州,一路向南,昼伏夜行,走了两个多月才自广陵渡江。一踏入孙家的地界,我所见这里的一切,竟都是那么的温馨、轻柔和灵巧。

  江东确实是水乡。到处溪涧纵横,绿草如茵。那河水汩汩,象征着江东人的活泼;溪水潺潺,培育了江东人的温和。

  江东,充满着酒的醇香,茶的清香,花的芳香,尤其是人间温情的馨香。翠竹猗猗,君子如玉,莺飞草长,有女妖娆……江南美,江南秀,多少烟雨梦魂中;而我只能是一个过客,一个匆匆而过的路人,我来不及细思与熟识。江东,我对你的喜爱一如我永远得不到爱物,思之切切,魂牵梦绕。江东,我对你的不可言喻,复杂而又矛盾的感情又如江上的旋涡,一波三折,无休无止。

  我昨夜渡江到丹阳后,在策马赶往建业的路上一直在思考。通过对江东的观感,我对平定江东割据势力为百姓带来这和平和安宁的孙策的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当曹操在兖州,袁绍在冀州消灭割据势力,扩充地盘时,在江东地面上,扬州刺史刘繇割据曲阿,派遣他的部将樊能、于糜、张英等扼守横江,当利口,以抗拒袁术派遣的督军中郎将吴景;彭城相薛礼据守秣陵,下邳相笮融据守秣陵东南,两人都依于刘繇;吴郡太守许贡割据吴郡;会稽太守王朗割据会稽及其附近地区;庐江太守刘勋割据皖城;豫章太守诸葛玄(后为朱皓、华歆)据守豫章。

  年仅二十一岁的孙策用兵“猛锐神速,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他率部由历阳渡江,迅速击破樊能、张英各部,乘胜进攻秣陵,大破笮融、薛礼的部队,然后转而攻取丹阳、江乘等地,进击刘繇于曲阿。刘繇败走丹徒,继又西走豫章。他先夺取钱塘,使吴郡许贡不能与会稽王朗构成联盟,以相抗拒,然后转移兵力北上,一举击灭许贡,攻占吴郡。在攻打俘虏王朗后,他采取“调虎离山”、“攻城打援”的战略西击刘勋、黄祖时;采取“先声后实”的战略,并劝降华歆取豫章郡。在孙策平定江东的这段时间,袁绍力量强大,曹操无法兼顾孙策,因此采用怀柔手法拉拢政策,以侄女嫁给孙策小弟孙匡,又为曹章取孙贲女,再命扬州刺史严象保举孙权茂才。但因为孙策欲得大司马而不获,甚是愤恨,时常有袭许之意。

  尽管“历史上”的孙策有出兵之意,但是现在河北形势变化已经超出历史的变化,不知道会不会在这里产生变数?我一路上想着想着,突然脑中涌现出一个新的念头:为什么和孙策渡江时同年的我,就不能成王霸业,在这里做一番事业呢?当然,只要和完成任务不矛盾……就这样一路思度着,我到达了南徐。

  一名文官相陪到了吴侯府,却只见兵将排布两侧,为首一员将,却在方才城外出现。难道——只听他高声问道:“子纲所带之人,可是袁大将军的来使?”

  “德谋将军,来的正是袁使。”

  我一听,原来竟是程普在列队欢迎,张弘相陪,不由得心中大定。看来孙策对袁营来使相当的尊重,则联合破曹的计谋就一定可以成功了。不由得提起中气,于马上行揖微笑道:“在下戴诚戴伯显,见过程将军。”

  程普更不答话,拍马直冲到我面前,上下好一阵打量,冷不防问道:“阁下在河北为何职所?”

  “在下本一介布衣,蒙袁公不弃,于官渡阵前拜为别部司马。”

  程普睁大眼睛恍然大悟:“袁大将军‘备多力分’之计原来便是阁下所出。”突然合上双眼,又突地挣开,叹道:“如此人物,惜未在江东!”说罢扭转马头往街外而去。

  孙策没有立刻见我。在吴侯府,先是张昭使人奉茶,便又自入内而去。我在廊房等得颇为焦急,却只听得清朗豪迈的笑声渐行渐近,从外面传了进来。

  “见过我家吴侯。”一员武将相貌堂堂,在一旁示意道。

  “在下戴诚戴伯显,见过吴侯。”施礼毕,我抬起头,仔细观察他的面容和气度,不由得赞叹“江东小霸王”决非浪得虚名。

  孙策亦是将我上下打量,眼中似乎亦孕育着一丝笑意。

  “阁下知兵否?”

  “略知一二。”

  “孟德公与尊上对垒官渡,其利如何,其弊如何?”





上一篇:时空使命~三国篇 第三回 荆襄聚杰
下一篇:时空使命~三国篇 第一回 河北风云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操以弱当强,扼河北控弦二十万而使其不能进,是时,当其生死存亡之时也。如胜之,则曹氏兵销;败之,则袁公河北不复有也。操粮少兵寡,利在速决;袁公兵多而不精,利于持久。今操粮草接济艰难,必出奇计以图袁公。无外焚粮以夺其志,迂回以断其归。以袁公刚愎,诚窃以为操事可成也。是以在下此来,非为袁公,乃为吴侯尔。”

  众人面色古怪地看着我,觉得我不象袁绍的说客,反而象曹操的。

  “然则阁下此来,有何良策乎?”

  “吴侯英姿勃发,评定江东之乱,天下倾心。操顿兵官渡,此天赐其时也。吴侯可令一上将率精骑以勤王室,自领江东之锐以定三辅,平灭曹操匡扶汉室,临兵于河南,则天下可定也;如有不利,请陛下临幸江东,则号令诸侯,仍不失霸业也。如此,则河北幸甚,天下幸甚。此乃袁公‘车骑将军’印,特献与吴侯,以壮之势。”

  孙策听后哈哈大笑,闪身肃手道:“请司马入席畅谈!”

  一路上孙策和我谈论天下、兵法、治政之道,我侃侃而谈;周围的文官武将多发诘难,我舌战群雄,众皆叹服。孙策面上愈见喜色。

  酒过三巡后,孙策问道:“司马此行事谐,回袁营乎?”

  我其实是不能喝酒的,正在运功逼出酒精而没有回答,只是摇了摇头。

  “然则愿留江东?”

  我先点头,后摇头:“但为天下之太平。”

  众人交头接耳,显然不解我的回答;孙策却甚是满意,笑着站起来,“伯显贤弟,”又亲自为我斟酒,目光如椎:“亦欲逐鹿天下耶?”

  先是惊疑他对我的称呼,因为古人相当注意这种称谓上的变化;再惊异于他斟酒的举动,随后大惊于他的似问话,实评判的言辞。一时间我全身肌肉都绷了起来,连带身上的袍袖也无风鼓起。我霍地起身,与他双目相对。犹如电光石火,彼此竟忽然得以知心。双方的目光,立刻柔和起来,凝结的戾气,也刹那间消失于无影无形。

  双手微动,我将樽中的酒水化做一道长虹射入口中后,嘴角缓缓露出一丝笑容:“愿与吴侯并行之。”

  众将尚不明情形。而先前接引的武将听到吴侯的话时早已手擎剑柄,其他武将见他推案而起,纷纷拔剑跳出。一时间男人怒喝声,女子尖叫声,兵器出鞘声,碗盏落地声此起彼伏。

  却见此员武将此时亦已放松。他向我微微一笑,取过身旁酒杓,从鼎中为我满斟一樽。

  孙策笑着对那员武将道:“还是子敬知机。”随后面带寒霜,对呆站在旁的众将喝道:“汝等还不退下。”

  其他众将喏喏而退。我这才知道,原来他便是鲁肃,无怪乎能明了玄机,又能领悟孙策的心意。

  孙策手一振,樽中一束酒箭直入口内。笑对我道:“人称曹操英雄了得。吾观之,天下英雄,唯策与弟尔。”我们相视良久,彼此露出微笑,我心中激动不已。显然,孙策以其英武睿智,能识人、用人到这种程度,早超出我的想象,已经以这种超越这一时代的世俗成见的特殊方式赢得我的真心。

  “天下之大,欲取何处为本?”

  “景升自保之徒,寄玉暗弱之主,可并图之。关西诸羌杂处,民风彪悍,亦可并为助力。”

  孙策问道:“群羌异类,如何使用?”

  “羌者,亦大汉之民也。以平等待之,薄其赋役,教其农桑,兼之教化,晓以大义,待之以诚,则归心内附也。”

  孙策颌首。此时,鲁肃在一旁问道:“未知司马有妻否?”

  我的心乒的跳动了一下,难不成?“未之有也。”

  孙策恍然大悟状,欣然道:“是了,吾有一妹,年已及芨,貌美而贤,习武能文。今吾欲以配贤弟,不知意下如何?”

  我觉得浑身发热,心跳陡然加快了许多:“敢……敢不从命!”

  孙策似乎颇为意外我忽然的失措:“莫非识得小妹?”

  不三日,孙策使人,告诉我已遣使至河北盟约,却请我至甘露寺,说二位太夫人见招。我当然知道其意,梳洗停当,除却细铠,换穿锦袍,上马投甘露寺来。来到寺前,下马先见孙策。孙策见我焕然一新,喜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也!”叙礼毕,入方丈见两位太夫人。太夫人便是策母,见我喜对其妹道:“此真吾婿也!”孙策在一旁道:“伯显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更兼英武聪睿,诚天下英豪也。姨母得此佳婿,真可庆也!”二太夫人见之,亦是欣然。她招手侍立旁边的少女道:“汝意何如?”

  那便应该是我天真活泼的小未婚妻了。我正在赞叹,却见她抽出身上所配二尺青锋,纵至中庭,舞将起来。她使的好似泼风剑法,舞的团团转转。一剑婢取一碗清水泼去,水皆震于其外。她清脆地向我喊道:“可胜得我手中剑吗?”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孙策知我功夫,焦急喝道:“不可胡闹!”,却见两位太夫人都自微笑,无奈低声道:“伯显贤弟,休伤了和气。”

  我知道她使的是柄销铁如泥的宝剑。“一寸短,一寸险。”这种象匕首一样的短剑,如我用兵器取胜,也难免误伤。于是我微微一笑,解下“金银斩”,清叱一声,却闪入孙尚香的剑影之中。

  众人皆惊呼。却听得她一声呼痛:她突然感到手上如同抓到烧红的铁块一样,慌忙弃剑。

  我的两个指头,已是牢牢钳住了剑面。

  取过来一看,念到:“鱼肠”。递还于她,笑道:“果然好剑!”

  她没有接,却红着脸将身上的剑鞘解下,系在我的腰带之上,便一溜烟跑入内室去了。

  众人都明了她的心意,又钦服我的功力,不由得欢呼叫好起来。

  孙策走到我面前,朗笑道:“贤弟武功盖世!”

  我有些不好意思:“吾欺其少力而行险,万不敢贻笑于兄也。”

  孙策大笑:“何诚至此!吾妹托之,万望勿负!”

  我连声拜谢,并请更衣。出殿前,孙策与我同行,见庭下有一石块。我取鱼肠,仰天祝曰:“若诚能定关中,兴王业,一剑挥石为两段。”言讫,手起剑落,只见一道剑罡闪过,火光迸溅,砍石为两段。孙策亦掣剑,又持我手道:“吾亦问天买卦。东吴得贤弟助,若得破曹上洛,砍石为两半!”手起剑落,巨石亦开。两人相视大笑。

  我俩收讫宝剑,相携入席。又饮数巡,我固辞道:“吾不胜酒力也。”孙策送出寺前,二人并立,观江山之景。我叹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孙策赞道:“好个江山如此多娇!”此时,江风浩荡,洪波滚雪,白浪掀天。忽见一叶小舟踏波于江面上,如行平地。我又叹道:“南人驾船,北人乘马,信有之也。”孙策闻言,令左右牵过马来,飞身上马,驰骤下山,复加鞭上岭,以鞭指我笑道:“南人不能乘马乎?”我闻言,提气腾上马背,飞走下山,复驰骋而上。我们立马于山坡之上,扬鞭大笑。当日我二人并辔而回,南徐之民,无不称贺。

  孙策次日分三千兵马与我为部曲,又上表朝廷,表奏我承其荡寇将军的官衔,并为我这个娇客准备了新馆舍。几日后,由太夫人择日,毕姻于南徐。数日之内,大排筵会。至晚客散,两行红炬接引入房。灯光之下,但见枪刀簇满;侍婢皆佩剑悬刀,立于两傍。我知道她文采本来颇佳,又甚是喜爱武事,心中并不以为意;却见刀光剑影之中,众女具是颇具姿色,反是畅然。又想到得以东吴为应,又有贤妻为佐,找到标志,功成身退时,将再没有遗憾。有诗叹道:红丝一缕连江左,感义东吴佐霸王。亦偶亦臣集所爱,长宵因此不孤凉。

  她就那么静静地坐在那里。在我掀开她的盖头时,她闪着大眼睛,微笑地看着我。

  此时,我忽然感到心中一丝朦胧。尽管因习武和精心调养而显得几近成熟,但毕竟才有十六岁的她,是否真正懂得情爱的涵义?她对于我的感觉,是否仅仅是钦慕于我的武功?更严重的问题是,有朝一日我返回现代,叫我如何取舍?

  长久幻想希望得到古代美人的青睐;但和集英武与灵秀于一身的丽人结合,却已大大超出了我的企盼。太美好的现实,反而令人感到虚幻;已得到的幸福,生怕有朝一日失去。这真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我良久没有言语,没有行动,只望着尚香秀美的容颜,听着外面小雨的淅沥。

  忽见她轻轻伸出一只纤细小手,放入我的手中。我低下头,看着她晶莹修长的手指,剔透圆润的玉腕,又抬起头望向她巧笑焉然的娇颜,平和纯真的双眸,心中感受到她女儿的娇羞竟揉和了落落的风度。一时间,什么万丈雄风,什么英雄气概,尽化入那似水柔情之中。

  秋雨渐止,寒风阵起。我被数声鸦鸣惊醒,低首望向怀中的可人儿,却见好梦方酣。两滴泪珠尤挂颊前,嘴角却微微翘起,露出浅浅的酒窝,令我心中无端的一痛。两支手腕粗细的龙凤红烛照得举室通明,只窗棂为风推开,露出月光在外,池塘隐约中尤有微波粼粼。微风忽将帐幕掀开一角,正露出对面的铜镜屏风,但见风雨后的佳人,风雨后的香闺,风雨后的喜阁,尽在镜中。

  却按下欢娱不表。婚后我才知晓,孙坚有二女:次女尚香才交十龄,嫁给我的是长女尚馨,乃孙坚入洛阳时所收义女,太夫人视同己出。

  孙策日夜操练兵马准备袭许,我则遍访江左豪杰,特别与庞统庞士元相厚。这日,我正和爱妻与庞统闲谈,闻孙策相邀,会猎于江边,心中一惊,忙辞了庞统,自骑孙策所赠“霜电”,尚馨骑我的“赤雷”。两人内着细铠,外束丹装,急急赶赴。等到我们赶赴江边,却见程普领一彪军士在后,孙策因追逐猎物早已冲至前面。我大惊失色,忙同尚馨疾驰向前。冲出里许,却见孙策于三名刺客相斗,孙策止以弓拒之,且拒且退。正危急之时,见我二人拍马儿来,大呼道:“杀贼!”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见孙策面上无伤,只左臂受创,已是大喜过望。双腿一用力,自鞍上腾跃而出,擎出“金银斩”,随拔刀式身体如陀螺般爆旋,大喊“接剑”,声音未落,孙策面前刺客已被我削成肉泥。此时尚馨已冲至马前,只见红丝一闪,一刺客兵刃已被她搅得粉碎,我随手点了刺客的穴道。却见孙策手擎鱼肠剑抵住第三人的咽喉,喝问道:“汝何人?受何人指使?”

  那刺客双手皆被斩断,知无生机,大呼道:“吾等许贡家臣,特取尔人头。今事不成,惜哉!”言毕,以颈迎锋,吐气身亡。

  孙策叹道:“是死义也。”以鱼肠割袍自裹其伤,还剑给我。

  我接剑问道:“何故至此?”

  孙策神色疑惑,道:“吾取佩剑时,剑刃忽坠,止存剑把在手。多亏贤弟相救——只不知贤弟如何而来?”

  我正欲答话,却见程普带人马而来。众人见此情景俱是大惊,急催马来至近前。内有一人突大呼道:“奸贼受死!”爆起扬剑,将被点穴的刺客立斩马下。却见那刺客双目圆睁,神露不信之色。我心中一动,却见此人方颐大口,碧眼紫髯,再思剑刃忽坠,岂能无因:心中大震,自度刀光斧影,莫非先演于东吴?

  却见策亦沉思。众将护着孙策,返回城中去了,我二人亦无言而返。

  拂晓时分,鲁肃忽然来访。我问缘故,鲁肃没有立刻回答,只将黄绢包裹与我,我接过一摸,正是车骑将军印。“吴侯夜中金创俱发,止唤我将此印交公,问其故,不答,但令公星夜出城,速离此地前往巴丘驻防,并以妹为托。这是一路通关文书并金仳令箭在此。”尚馨此时自屏风后转出,惊问道:“哥哥却可安好?”,鲁肃欲答,却报程普来到。我见其面带悲泣,身扎白带,不由得失声顿足道:“事何至此?!”

  我二人星夜离了南徐,领本部三千兵马前往荆襄。孙策临终时口不能言,但手指孙权,双目流泪而逝。孙策既死,孙权佯哭倒于床前。张昭劝道:“此非将军哭时也。宜一面治丧事,一面理军国大事。”孙权即便收泪,令孙静理会丧事,施施然走出灵堂,接受众文武谒贺,至此江东归于孙权。孙权收回伐曹兵马,更派遣张弘为使,与曹操盟好。尚馨每日思家,既感伤最敬爱的大哥,又以本是最亲近的二哥孙权为耻,发誓“孙权不死,不返江东”。我多方劝慰,尚馨的心情才渐渐宽止。

  由此,我们的感情又深了一层。而此时的我,便萌生了自立的念头。

  说说行行,不数日已抵达柴桑,等到了自巴丘赶回奔丧的周瑜。但和公谨交接防务并话别后,我们在柴桑一宿,正上马起程时,忽听城门处一声大喊:“伯显休走!”尚馨惊道:“莫非二哥使人相阻?”我亦大惊,急拔剑在手,望声响处望去。

  未知来人为谁,请听下回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2-22 02:36 , Processed in 0.33389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