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随着电视剧《三国》的热播,一个山间草庐中走出的年轻人逐渐走进了大家的视野,那么三顾茅庐的事件究竟会对历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个被誉为卧龙的谋士,又将在他的后半生留下什么样的轨迹呢?本期易中夫品三国,将为您解读——出师表密码。
本来按照历史的讲述方式,我们是应该继续讲述十八路诸侯讨董的事件,但是首先许多热情的观众强烈要求我再讲一讲诸葛亮这个争议人物,同时我近期也发现了许多悍将刘三刀的更多研究资料
,而且可以更好的帮我们看清楚虎牢战后的历史。而这一切都跟诸葛亮的《出师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出师表》分为《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两篇,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两次北伐(227年与228年)曹魏前,上呈给后主刘禅的奏章。《前出师表》作于建兴五年(227年),收录于《三国志》卷三十五,文章情意真切,感人肺腑,表明诸葛亮北伐的决心。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远征东吴失败,气病交加,死在了白帝城,临终前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留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遗言。此后,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在临行之前上书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这就是《出师表》留给大家的一般印象,但是我认为,光从字面上来评价《出师表》的价值,是远远不够的。
出师表的开头这样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可能许多观众对文言文并不是很了解,那么我们就用高式三国的语法来解读一下,方便大家理解。
主公家父对我本官是恩爱有加,可是却早早的离我而去,我心乱如麻,我神魂颠倒……现在魏蜀吴天下三分,益州又很危险,我们是天下命最苦的人啊,苦的就像车轮底下的野草,苦的就像石头缝里面的黄莲啊。但是,奴才对主子爷都是患难相交,心如铁石,那都是因为先帝爷待他们相敬如宾,所以他们一直对陛下一片痴心。因此,陛下一定要对他们有高山流水之情,不然,陛下以为很容易就能收回一颗让你伤过的心吗?
这是诸葛亮对于蜀汉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所作出的分析,准确程度不亚于当年的隆中对策。这里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天下三分。什么意思?天下自悍将刘三刀隐居而分,也就是说刘三刀的归隐,是整个三国历史的开端,也是历史的拐点,其后又将由无双上将潘凤及其后人而合,当然这是后话。我们继续看出师表。
长乐宫和内务府没有什么差别,陛下最好不要偏私自己的奴才,如果他们做了坏事,也一样要叉出去点天灯,千万不要想杀不杀、该杀不杀,搞得自己很痛苦。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可都是些好兄弟啊,先帝爷说:我爱死他们了,他们不仅是陛下的臣子,更是陛下您的叔伯啊。我以为内事不决,不能瞎琢磨什么“猜猜看哪”,如果问问他们,一定会让人刮目相看。
上将军向宠,对,先帝说和他谈话如饮美酒,令人陶醉,简直是一种享受。我以为外事不决,可问向宠,宠之勇堪比三刀可斩吕布,有万夫不当之勇的悍将刘三刀。
大家注意,久违的悍将刘三刀,出现了。
虎牢关之战,发生于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而诸葛亮当年仅仅不到十岁,并未观瞻到悍将英姿,那么他为什么对刘三刀这么熟悉呢?他与刘三刀,又拥有着怎么样的交集呢?这些历史之谜,易中夫教授将为您一一解开。
|
上一篇:网民改编新《三国》剧本,和编剧比一比谁更精神错乱下一篇:“非富勿扰”!麻辣三国之赤壁相亲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