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当道
明朝重用宦官,与其政治体制有关。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下令取消中书省,并废除丞相一职,另设内阁,又设立锦衣卫等特务机构,用来监视百官。可惜朱元璋的后代都不像他那样勤于国事,以致特务机构和内阁做大,因此皇帝不得不利用宦官集团来制约文官集团。明朝的太监有两大特权,表现在职务上,就是东厂厂督和司礼监。东厂厂督掌管东厂,同时监督锦衣卫的活动。司礼监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代皇帝拟旨,保管皇帝印玺,从而凌驾于内阁之上。
明朝有过几次太监乱政的情况,例如武宗时的刘瑾,英宗时的王振,熹宗时的魏忠贤。但总的来说,皇帝还是能够镇得住宦官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宦官无后,因此不太可能篡位,太监依靠的是皇帝(其实是相互利用),所以当宦官集团得不到皇帝支持时,他们就立刻被文官集团砍了脑袋。
学习了,受教 明朝太监真正掌权,应该是在靖难之役过后吧~ 无法改变的东西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