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zheng 发表于 2014-6-8 22:52

明、汉、唐等朝代为什么会重用宦官

明朝重用宦官,与其政治体制有关。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下令取消中书省,并废除丞相一职,另设内阁,又设立锦衣卫等特务机构,用来监视百官。可惜朱元璋的后代都不像他那样勤于国事,以致特务机构和内阁做大,因此皇帝不得不利用宦官集团来制约文官集团。

明朝的太监有两大特权,表现在职务上,就是东厂厂督和司礼监。东厂厂督掌管东厂,同时监督锦衣卫的活动。司礼监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代皇帝拟旨,保管皇帝印玺,从而凌驾于内阁之上。

明朝有过几次太监乱政的情况,例如武宗时的刘瑾,英宗时的王振,熹宗时的魏忠贤。但总的来说,皇帝还是能够镇得住宦官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宦官无后,因此不太可能篡位,太监依靠的是皇帝(其实是相互利用),所以当宦官集团得不到皇帝支持时,他们就立刻被文官集团砍了脑袋。


muyang 发表于 2014-6-9 11:36

唉,当皇帝好男...

稳中求进 发表于 2014-6-9 13:43

1.宦官无后
2.宦官的权利其实是皇权的延伸,总的来说是皇权的帮手,而与之对应的还有外戚、士族和勋贵,在其他三个势力强大的时候,皇帝名副其实是孤家寡人,容易架空,所以宦官的作用就出来了。

萧肃 发表于 2014-6-14 16:13

好评吧……只能这样了

打酱油邵 发表于 2014-8-16 11:57

已汉代的举个例子,皇帝即位的时候年龄很小,外戚掌权,其身边的人只有太监, 他想摆脱外戚,只能依靠太监,因为只有太监一直陪他和他一起玩。等他夺得权利,太监一路上帮了不少忙,对太监肯定有回报,然后不久又死了,又是小皇帝即位,又是轮回。明朝也是这样,明朝的文官可以给皇上提建议,皇帝的私事文官都干涉,而他们自己都做不到,因此万历20多年不上朝也是这个缘由。话回正题,皇帝讨厌文官,而且内阁,锦衣卫都是文官武官掌权,这跟外戚掌权一样,皇权受到压迫,而且太建是从小陪着皇帝的,所以皇帝对太监十分依赖,太监掌权也就十分凸显。宋朝不是这样是因为,宋朝对文官十分宠爱,文官在宋朝俸禄高,而且文官犯罪都不能判死刑,足以体现宋朝对文官的宽容,所以宋朝不出现太监掌权。

老邓 发表于 2014-8-20 15:34

身边最亲近的“男人”

白起再生 发表于 2014-8-20 20:30

说一下明朝用宦官的看法:明朝士大夫在英宗之后越来越强势,皇权受到很大限制,太监身为皇帝身边最近的一群人,无疑是一股很好的制衡力量,尤其是英宗之后明朝很少有强势的皇帝能压住士大夫阶级,所以宦官力量就尤为突出,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可惜明末崇祯时自杀魏忠贤之后宦官势力再难抬头,明末所谓的精英士大夫阶级清流占据朝堂,这是导致明末明朝灭亡的一个原因。

水无痕 发表于 2014-8-21 13:27

我不清楚啊

辉仔 发表于 2014-8-23 09:29

哈哈哈哈龙 发表于 2014-8-23 12:21

因为宦官无后吧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明、汉、唐等朝代为什么会重用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