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最后一位被杀倒在马下的将领
本帖最后由 女将出马 于 2014-5-22 16:11 编辑在《三国演义》中,将领们爱骑在马上进行单挑,被对手杀倒在马下的将领就有一大堆。不过,大家有可能会忽视一个问题:最后一位被杀倒在马下的将领是谁呢?
是吴国的将军——孙歆。
我们先看原文:
却说晋都督杜预,兵出江陵,令牙将周旨:引水手八百人,乘小舟暗渡长江,夜袭乐乡,多立旌旗于山林之处,日则放炮擂鼓,夜则各处举火。旨领命,引众渡江,伏于巴山。次日,杜预领大军水陆并进。前哨报道:吴主遣伍延出陆路,陆景出水路,孙歆为先锋:三路来迎。”杜预引兵前进,孙歆船早到。两兵初交,杜预便退。歆引兵上岸,迤逦追时,不到二十里,一声炮响,四面晋兵大至。吴兵急回,杜预乘势掩杀,吴兵死者不计其数。孙歆奔到城边,周旨八百军混杂于中,就城上举火。歆大惊曰:“北来诸军乃飞渡江也?”急欲退时,被周旨大喝一声,斩于马下。
分析:孙歆其实并不是在正常的交锋中阵亡的,他是在惊慌中乱了阵脚,被晋军将领周旨出其不意地斩于马下。如果是两人正常交锋,胜负还难以预料。话又说回来,孙歆是在战场上死的,他也算吴国的烈士吧。他总比那些贪生怕死的人要强,总比卖国求荣的人要光彩。可惜啊,人们总喜欢哪些名气大、武艺强、成功率高的将领,而把其他那些不太重要的武将放在一边。
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分析斩掉孙歆的那位将领:周旨。周旨的头衔其实并不高,只是一个“牙将”,算是一个中下级军官。但他却斩掉了头衔比他要高的孙歆(骠骑将军),从而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人有时就需要抓住身边的机遇,周旨抓住了!我认为这一点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
写得非常的好,孙歆孙震作为吴国宗室,明知国亡,却都跑到前线,亲自指挥作战,比起蜀国的刘谌等人,这一点就足以让人佩服。另外,这一战同时成就了另一位勇将周旨,这位也成了晋朝初期一位闪耀一刻的猛将。
离爨 发表于 2014-5-22 18: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写得非常的好,孙歆孙震作为吴国宗室,明知国亡,却都跑到前线,亲自指挥作战,比起蜀国的刘谌等人,这一点 ...
谢谢您的赞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