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诛后,复以资为侍中,领中书令。 【◎王懋竑曰:刘放、孙资排燕王宇、曹肇而荐曹爽、司马懿,卒以亡魏。而放、资复为中书监、令凡八年。至九年春,始逊位。是时曹、马之隙已成,八年,懿始谢病。而放、资即以次年逊位,盖预知其谋而又逆料爽之非懿敌矣。爽死后,复以孙资为中书令,则放、资之党于司马可见也。◎又曰:《刘放传》黄初中改秘书为中书,以放为监,资为令,各加给事中,又俱加侍中,其领监、令如故。曹爽诛后,复以资为侍中,领中书令,而不及放。其下即言嘉平二年,放薨,资复逊位,三年薨。详其文,曹爽诛后,复以下当有“刘放为侍中,领中书监”九字,史不言者,盖脱文也。】嘉平二年,放薨,谥曰敬侯。子正嗣。 【◎《晋书·张华传》 :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人。少孤贫,自牧羊,乡人刘放奇其才,以女妻焉。】 【◎臣松之案:《头责子羽》曰:士卿刘许字文生,正之弟也。与张华六人,并称文辞可观,意思详序。【蒋礼鸿以“详序”义同“庠序”,为安详肃穆之意。】晋惠帝世,许为越骑校尉。 【◎《世说·排调篇》:《头责秦子羽》云: “子曾不如太原温融、颍川荀 、范阳张华、士卿刘许、义阳邹湛、河南郑诩。此数子者,或謇吃无宫商,或尫陋希言语,或淹伊多姿态,或讙哗少智谞,或口如含胶饴,或头如巾齑杵,而犹以文采可观,意思详序,攀龙附凤,并登天府。 ”◎刘孝标注云:○《晋百官名》曰:刘许字文生,惠帝时为宗正,与张华同范阳人,故曰士卿,互其辞也。宗正卿或曰士卿。◎沈家本曰: 《头责子羽》 ,隋、唐志不著录,裴注所引刘许, 《世说》注《张敏集》有《头责秦子羽文》 。◎弼按:蒋超伯《南漘楛语》卷二载晋张敏《头责秦子羽文》 ,极详,文繁不录。】 】
资复逊位归第,就拜骠骑将军,转侍中,特进如故。三年薨,谥曰贞侯。子宏嗣。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5-16 11:51 编辑
放才计优资,而自脩不如也。放、资既善承顺主上,又未尝显言得失,抑辛毗而助王思,【◎何焯曰:王思,见《梁习传》 , 《魏略》入之苛吏。◎弼按:互见《辛毗传》 。 】以是获讥于世。 【◎王鸣盛曰:放、资传多微词,如云“放、资既善承顺主上,又未尝显言得失,抑辛毗而助王思,以是获讥于世”。案。放、资之罪,在引司马耳,然此不可得而言也,故以 他罪入之,著其事而微其词也。上文先言齐王,即以决定大谋增邑。所谓大谋者何也?援纳篡贼也。则抑辛毗助思,固其小小者矣。用意不亦彰明较著哉! 】然时因群臣谏诤,扶赞其义,并时密陈损益,不专导谀言云。 【 【◎吴金华曰:导谀言者,以阿谀之言引上为非也。】◎赵翼曰:刘放、孙资在中书久掌机密,夏侯献、曹肇等恶之,此犹出于忌者之口。蒋济为魏名臣,疏言“左右之人,未必贤于大臣。今外所言,辄云中书”,是可见放、资二人之窃弄威福矣!其后乘明帝临危,请以司马懿辅政,遂至权移祚易,故当时无不病二人之奸邪误国。《晋书·荀勖传》 “论者以勖倾国害时,为孙资、刘放之亚”,可知二人之名,至晋时犹为世所诟詈也。而寿作二人合传,极言其身在近密,每因群臣谏诤,多扶赞其义,并时陈损益,不专导谀言。是直以放、资为正人,与当时物议大相反也。盖二人虽不忠于魏而有功于晋,晋人德之,故寿为作佳传也。】及咸熙中,开建五等,以放、资著勋前朝,改封正方城子,宏离石子。 【◎《郡国志》 :并州西河郡治离石。◎《一统志》 :故城,今山西汾州府永宁州治。◎赵一清曰:放子熙、资子密,见《诸葛诞传》注引《世语》 。 】 【◎案《孙氏谱》 :宏为南阳太守。宏子楚,字子荆。 【◎《晋书·孙楚传》 :楚才藻卓绝,爽迈不群。◎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见《文选》 。 】◎《晋阳秋》曰:楚乡人王济,豪俊公子也,为本州大中正。访问关求楚品状, 【《晋书·孙楚传》作“济为本州大中正,访问铨邑人品状,至楚” 。】济曰: “此人非卿所能名。 ” 自状之曰: “天才英博,亮拔不群。 ”楚位至讨虏护军、冯翊太守。楚子洵,颍川太守。 【◎潘眉曰:《晋书·孙楚传》言“洵未仕早终”, 《孙盛传》言“父洵,颍川太守”,与裴注同,当是《孙楚传》误也。】洵子盛,字安国,给事中,秘书监。 【毛本“监”误作“益”。 】盛从父弟绰,字兴公,廷尉正。楚及盛、绰,并有文藻,盛又善言名理,诸所论著,并传于世。 【◎孙盛,事见《武纪》卷首注及《公孙度传》注。◎《孙绰传》 :博学善属文,尝作《天台山赋》 ,辞致甚工。初成,以示友人范荣期,云: “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绰少以文才垂称,一时文士,绰为其冠。温、王、郄、庾诸公之薨,必绰为文,然后刊石。
--------------------------------------------------------------
不是刘备的孙子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