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最大的地理错误——诸葛亮六出祁山
《三国演义》描述诸葛亮曾六次在祁山作战,历史上诸葛亮确实曾六次对魏作战。但这六次作战中,第四次是魏军进攻,诸葛亮主要是防守,所以诸葛亮实际只有五次北伐,不能说六次北伐。而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实际只有二次在祁山作战,即第一次和第五次,其他四次(第二、三、四、六次)并未到达祁山。在真正有过的祁山战役中,第一次是马谡失街亭,第五次是诸葛亮在上邽割麦。这二次战役地理错误相对其他四次,错误较少。
六次对魏作战中,除上述两次外的其他四次实际未到达祁山。第二次诸葛亮攻陈仓未果。第三次诸葛亮夺取武都、阴平二郡。第四次曹真、司马懿、张郃进攻,诸葛亮防守。第六次诸葛亮出兵五丈原。这四次本未到达祁山,作者为凑六出祁山,硬在每次作战中都增加祁山作战。加之作者又搞错了祁山和斜谷地理位置,导致地理上出现一系列错误和混乱。
所以,六出祁山的地理错误都发生在作者所增加的祁山作战中。历史上诸葛亮六次北伐其中四次并未到祁山,但《三国演义》为保持“六出祁山”,让诸葛亮六次北伐都到达祁山,就硬增加了在祁山的一些战斗。这样导致诸葛亮不合理地往返奔走,导致地理非常混乱。
《三国演义》在陕西、甘肃的错误非常严重,许多错误都是影响故事情节的重大错误。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陕西、甘肃离中原比较远,作者不熟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