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文化博览 发表于 2014-4-16 09:48

东汉郡国诸侯谱系补表

  东汉诸侯国的补表在网上可以搜索出一份来,不知道是何人所作。看起来我再做也是拾人牙慧,其实不然,那份补表拿来研究一下,就会发现两个问题:第一,《后汉书》作者范晔的算术太差,一会儿多算一年,你说是虚岁吧,好吧,下一节又是实岁了,嗯,无法解释,估计范晔在家里从来不管钱的说;第二,原补表作者竟然拿着没有校注的《后汉书》,用里面的“王侯列传”,再直接用范晔给的数字加上去,于是得出错误的年份结果。
  本人惯做正史党,决定用《后汉书》中的“皇帝纪”来比对“王侯列传”,最终统计出东汉诸侯谱系。以正视听。当然一人之力,难免有所纰漏,欢迎高手帮忙校正补充本文,正史党幸甚!
  《后汉书》中关于王侯列传的共有四章,分别是《宗室四王三侯列传》、《光武十王列传》、《孝明八王列传》、《章帝八王列传》,其中诸侯均为郡王,县、乡级别的王侯都是顺带一提,而本文基本上忽略县、乡级别的王侯。
  同样的,本文分四章来分别列出谱系补表,最后第五章,将简单记载东汉末年的诸侯消亡情况,直至建安25年(公元220年)——汉献帝刘协禅让。
  此处对正文补充说明一下:
  1,所有人物姓名、地名(行政区域名)、官职名(封号)均用繁体字,有不懂繁体字者可以先复制,再去百度。
  2,名词解释:
  薨:逝世。挂了,翘了,死了。
  谥号:不是获罪被诛杀的话,大部分王侯在逝世之后会得到一个称号,用以评价他的生平。
  就国:打个比方,皇子封了王之后,因为受到父皇帝的信任而不用去郡国报道,而是在雒阳继续跟父母一起生活。等父皇帝死了,太子登基,他就不方便继续呆在雒阳了,必须到郡国报道,称为“就国”。
  嗣:继承香火之意,一般是儿子,也有孙子,侄子来继承的,当然朝廷也可以做主,让其他郡王的后代来继承。非儿子继承的情况,本文都会做备注。
  第一章 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本列传所载为光武帝刘秀兄侄、叔、宗族封王。
  太原/齐
  年表
  建武2年(26年),刘章为太原王。
  建武11年(35年),太原王刘章改封齐王。
  建武15年(39年),追封刘演为齐武王。
  建武22年(46年),刘章薨,立21年,谥号哀。刘石嗣。
  建武27年(51年)冬,齐王刘石就国。
  永平13年(70年),刘石薨,立24年,谥号炀。刘晃嗣。
  章和元年(87年)7月,刘晃被贬为芜湖侯,立17年。不久,刘晃薨,刘无忌嗣。
  章和2年(88年)1月,章帝刘炟驾崩,遗诏恢复齐国。
  永元2年(90年)5月,芜湖侯刘无忌为齐王。
  永和6年(141年)5月,刘无忌薨,立52年,谥号惠,刘喜嗣。
  本初元年(146年),刘喜薨,立5年,谥号顷,刘承嗣。
  建安11年(206年),齐国除。

  鲁/北海
  年表
  建武2年(26年),刘兴为鲁王,嗣刘仲。
  建武15年(39年),追封刘仲为鲁哀王。
  建武27年(51年)冬,鲁王刘兴就国。
  建武28年(52年)1月,刘兴改封为北海王。
  永平7年(64年)8月,刘兴薨,立39年,谥号靖,刘睦嗣。
  永平17年(74年)1月,刘睦薨,立10年,谥号敬,刘基嗣。
  元和4年(87年)10月,刘基薨,立14年,谥号哀。无子嗣,不除国。
  章和2年(88年)1月,章帝刘炟驾崩,遗诏恢复北海国。
  永元2年(90年)5月,斟乡侯刘威为北海王。
  永元8年(96年)10月,刘威获罪自杀,立7年。
  永初元年(107年)5月,寿光侯刘普封为北海王。

三国文化博览 发表于 2014-4-16 09:48

  延光2年(123年)6月,刘普薨,立17年,谥号顷,刘翼嗣。
  永和2年(137年)3月,刘翼薨,立14年,谥号恭,刘?嗣。
  ?年,刘?薨,立?年,谥号康,无子嗣。
  建安11年(206年),北海国除。

  广阳/赵/博陵
  年表
  建武2年(26年),刘良,字次伯,乃刘秀的叔父。封为广阳王。
  建武5年(29年),广阳王刘良改封赵王,就国。
  建武17年(41年),刘良薨于雒阳,立16年,谥号孝,刘栩嗣。
  建初6年(81年)5月,刘栩薨,立40年,谥号节,刘商嗣。
  永元16年(104年)5月,刘商薨,立23年,谥号顷,刘宏嗣。
  元初3年(116年)9月,刘宏薨,立12年,谥号靖,刘乾嗣。
  延熹7年(164年)6月,刘乾薨,立48年,谥号惠,刘豫嗣。
  年,刘豫薨,立?年,谥号怀,刘赦嗣。
  建安16年(211年),刘赦薨,立?年,谥号献,刘珪嗣。
  建安18年(213年)6月,刘珪改封博陵王。
  建安25年(220年),魏代汉,刘珪改封崇德侯。

  城阳
  年表
  刘祉为皇室宗亲,随刘秀起兵有功。
  建武2年(26年),刘祉封为城阳王。
  建武11年(35年)3月,刘祉薨,年43岁,谥号恭,至死未就国,葬于雒阳。
  永元2年(90年)5月,刘淑为城阳王。
  永元6年(94年)5月,刘淑薨于雒阳,谥号怀,立5年,无子嗣,国除。

  泗水/淄川
  刘歙及其子刘终随刘秀起兵有功。
  建武2年(26年),刘歙为徐州泗水王,刘终为青州淄川王。
  建武10年(34年),刘歙及刘终先后逝世,国除。
  其余族兄等人,封各种县、乡侯,均略。
  第二章 光武十王列传

  本列传所载为光武帝刘秀之十一子,其中十人封王。
  东海
  刘强为刘秀与郭皇后所生五子之一。
  年表
  建武2年(26年),刘强封为太子,后因母亲郭皇后逝世而失宠。
  建武15年(39年),刘阳封为东海公。
  建武17年(41年)10月,东海公刘阳进爵为东海王。
  建武19年(43年)6月,东海王刘阳被封为太子,改名刘庄,刘强而为东海王。
  建武28年(52年)8月,东海王刘强就国。
  中元2年(57年),刘秀驾崩,刘庄继位,即为“显宗孝明帝”。
  永平元年(58年)5月,刘强薨,年34,立18年,谥号恭,刘政嗣。
  永元14年(102年)2月,刘政薨,立44年,谥号靖,刘肃嗣。

三国文化博览 发表于 2014-4-16 09:48

  延光4年(125年)9月,刘肃薨,立23年,谥号顷,刘臻嗣。
  永寿2年(156年)2月,刘臻薨,立31年,谥号孝,刘祗嗣。
  初平4年(193年),刘祗让儿子刘琬前往长安,献帝封刘琬为汶阳侯,拜为平原相。
  建安5年(200年),刘祗薨,立44年,谥号懿,刘羡嗣。
  建安25年(220年),魏代汉,刘羡改封崇德侯,立20年。

  中山/沛
  刘辅为刘秀与郭皇后所生五子之一。
  年表
  建武17年(41年),右翊公刘辅改封中山王。
  建武20年(44年)6月,中山王刘辅改封沛王。
  建武28年(52年),沛王刘辅就国。
  元和元年(84年)6月,刘辅薨,立46年,谥号献,刘定嗣。
  永元7年(95年)6月,刘定薨,立11年,谥号厘,刘正嗣。
  永初3年(109年)5月,刘正薨,立14年,谥号节,刘广嗣。
  建康元年(144年)3月,刘广薨,立35年,谥号孝,刘荣嗣。
  延熹7年(164年)1月,刘荣薨,立20年,谥号幽,刘琮嗣。
  ?年(?年),刘琮薨,谥号孝,刘曜嗣。
  ?年(?年),刘曜薨,谥号恭,刘契嗣。
  建安25年(220年),魏代汉,刘契改封崇德侯。

  楚
  刘英为刘秀和许美人所生之子。
  年表
  建武15年(39年),刘英为楚公。
  建武17年(41年)10月,楚公刘英进爵为楚王。
  建武28年(52年),楚王刘英就国。
  永平13年(70年),刘英因大逆不道被迁徙至扬州丹阳郡泾县。
  永平14年(71年),刘英自杀。立33年,谥号厉,国除。

  济南
  刘康为刘秀与郭皇后所生五子之一。
  年表
  建武15年(39年),刘康为济南公。
  建武17年(41年)10月,济南公刘康进爵为济南王。
  建武28年(52年),济南王刘康就国。
  永元9年(97年)3月,刘康薨,立59年,谥号安,刘错嗣。
  永元15年(103年)7月,刘错薨,立6年,谥号简,刘香嗣。
  延光4年(125年)3月,刘香薨,立20年,谥号孝,无子嗣,国绝。
  永建元年(126年)6月,顺帝立刘错之子阜阳侯刘显为济南王。
  永建3年(128年)6月,刘显薨,立3年薨,谥号厘,刘广嗣。
  永兴元年(153年)月,刘广薨,立25年,谥号悼,无子嗣,国除。
  东平
  刘苍为刘秀和阴丽华所生五子之一。
  年表
  建武15年(39年),刘苍封东平公。

三国文化博览 发表于 2014-4-16 09:48

  建武17年(41年)10月,东平公刘苍进爵为东平王。
  建初8年(83年)1月,刘苍薨,立45年,谥号宪,刘忠嗣。
  元和元年(84年)9月,刘忠薨,立1年,谥号怀,刘敞嗣。
  阳嘉元年(132年)12月,刘敞薨,立48年,谥号孝,刘端嗣。
  光和2年(179年)4月,刘端薨,立47年,谥号顷,刘凯嗣。
  建安25年(220年),魏代汉,刘凯改封崇德侯,立41年。

  任城
  年表
  元和元年(84年)4月,东平宪王刘苍之子刘尚封任城王。
  永元13年(101年)2月,刘尚薨,立18年,谥号孝,刘安嗣。
  永宁元年(120年)1月,刘安薨,立19年,谥号贞,刘崇嗣。
  元嘉元年(151年)闰12月,刘崇薨,立31年,谥号节,无子,国绝。
  延熹4年(161年)4月,桓帝立河间孝王刘开之子参户亭侯刘博为任城王。
  熹平3年(174年)11月,刘博薨,立13年,无子,国除。
  熹平4年(175年),灵帝立河间贞王刘建之子新昌侯刘佗为任城王。
  建安25年(220年),魏代汉,刘佗改封崇德侯,立46年。

  淮阳/阜陵
  刘延为刘秀与郭皇后所生五子之一。
  年表
  建武15年(39年),刘延封淮阳公。
  建武17年(41年)10月,淮阳公刘延进爵为淮阳王。
  建武28年(52年),淮阳王刘延就国。
  永平16年(73年)7月,淮阳王刘延被贬为阜陵王。
  建初元年(76年)11月,阜陵王刘延被贬为阜陵侯。
  章和元年(87年)9月,阜陵侯刘延增加封邑,重新为王。
  永元元年(89年)10月,刘延薨,立51年,谥号质,刘冲嗣。
  永元3年(91年)6月,刘冲薨,立2年,谥号殇,无子。
  永元5年(93年)4月,封刘冲之兄刘鲂为王。
  延光元年?(122年),刘鲂薨,立30年,谥号顷,刘恢嗣。
  阳嘉元年(132年)5月,刘恢薨,立10年,谥号怀,刘代嗣。
  永嘉元年(145年)7月,刘代薨,立14年,谥号节,无子。
  建和元年(147年),桓帝立勃逎亭侯刘便为阜陵王。
  延熹2年(159年)2月,刘便薨,立13年,谥号恭,刘统嗣。
  永康元年(167年)6月,刘统薨,立8年,谥号孝,刘赦嗣。
  建安年间,刘赦薨,无子,建安11年(206年),国除。

  刘荆和刘衡均为刘秀与阴丽华所生。
  山阳/广陵
  年表
  建武15年(39年),刘荆为山阳公。
  建武17年(41年)10月,山阳公刘荆进爵为山阳王。

三国文化博览 发表于 2014-4-16 09:48

  永平元年(58年),山阳王刘荆改封广陵王。
  永平10年(67年)2月,刘荆获罪自杀,立29年,谥号思。子刘元寿嗣广陵侯,后略。

  临淮
  年表
  建武15年(39年),刘衡为临淮公。
  建武17年(41年)6月,刘衡薨,谥号怀,无子嗣,国除。
  中山
  刘茂为刘秀族人,助刘秀起兵有功。
  刘焉为刘秀与郭皇后所生五子之一。
  年表
  建武元年(25年)7月,刘茂封中山王。
  建武13年(37年)2月,刘茂改封单父侯。
  建武15年(39年),刘焉封左翊公。
  建武17年(41年),右翊公刘辅改封中山王。左翊公刘焉进爵为左翊王。
  建武20年(44年)6月,刘辅改封沛王。
  建武30年(54年)4月,左翊王刘焉改封中山王。
  永平2年(59年)10月,中山王刘焉就国。
  永元2年(90年)6月,刘焉薨,立52年,谥号简,刘宪嗣。
  永初5年(111年)2月,刘宪薨,立22年,谥号夷,刘弘嗣。
  永和5年(140年)4月,刘弘薨,立28年,谥号孝,刘畅嗣。
  熹平3年(174年)3月,刘畅薨,立34年,谥号穆,刘稚嗣。
  年(年)月,刘稚薨,无子嗣,国除。

  琅邪
  刘京为刘秀与阴丽华所生五子之一。
  年表
  建武15年(39年),刘京为琅邪公。
  建武17年(41年),琅邪公刘京进爵为琅邪王。
  永平5年(62年)2月,琅邪王刘京就国。
  建初6年(81年)2月,刘京薨,立31年,谥号孝,刘宇嗣。
  永元15年(103年)12月,刘宇薨,立20年,谥号夷,刘寿嗣。
  永宁元年(120年)4月,刘寿薨,立17年,谥号恭,刘尊嗣。
  永和3年(138年)6月,刘尊薨,立18年,谥号贞,刘据嗣。
  中平2年(185年)1月,刘据薨,立47年,谥号安,刘容嗣。
  初平元年(190年),刘容派弟弟刘邈前往长安,献帝封刘邈为九江太守,封阳都侯。
  刘邈至长安,盛称东郡太守曹操忠诚于帝,曹操以此德于刘邈。
  初平4年(193年),刘容薨,立8年,谥号顺,国绝。
  建安11年(206年),复立刘容之子刘熙为王。
  建安21年(216年),刘熙坐谋欲过江,被诛,国除。

  第三章 孝明八王列传

  本列传所载为汉明帝刘庄所生九子,其中八人封王。
  千乘
  年表
  永平3年(60年),刘建为千乘王。
  永平4年(61年),刘建薨,谥号哀,年少无子,国除。

三国文化博览 发表于 2014-4-16 09:48

  注:因后有复国,故本表略,见第四章《章帝八王列传》。
  广平/西平/淮阳/陈
  永平3年(60年),刘羡封广平王。
  建初7年(82年),刘羡羡改封西平王。
  章和2年(88年),汉章帝刘炟驾崩,遗诏改封刘羡为陈王,就国。
  永元8年(96年)12月,刘羡薨,立31年,谥号敬,刘钧嗣。
  元初4年(117年)7月,刘钧薨,立21年,谥号思,刘竦嗣。
  元初6年(119年)9月,刘竦薨,立2年,谥号怀,无子嗣,国绝。
  永宁元年(120年)4月,刘羡之子安寿亭侯刘崇为陈王。
  延光3年(124年)3月,刘崇薨,立5年,谥号顷,刘承嗣。
  年(年)月,刘承薨,立?年,谥号孝,刘宠嗣。建安2年(197年),刘宠薨,立年,谥号悯,无子嗣。

  钜鹿/江陵/六安/彭城
  年表
  永平9年(66年),刘恭赐号灵寿王(无封国)。
  永平15年(72年),灵寿王刘恭改封钜鹿王。
  建初3年(78年),钜鹿王刘恭改封江陵王,改南郡为江陵国。
  元和2年(85年),江陵王刘恭改封六安王,改(扬州)庐江郡为六安国。
  章和2年(88年),汉章帝崩,遗诏徙六安王刘恭封彭城王,改(徐州)楚郡为彭城国,其年就国。
  元初4年(117年)11月,刘恭薨,立46年,谥号靖,刘道嗣。
  永嘉元年(145年)2月,刘道薨,立28年,谥号考,刘定嗣。
  建和3年(149年)3月,刘定薨,立4年,谥号顷,刘和嗣。
  建安18年(213年),刘和薨,立64年,谥号孝,(孙子)刘祗嗣。
  220年,刘祗立7年,魏受禅,以为崇德侯。


  下邳
  年表
  永平15年(72年),刘衍封下邳王。
  章和2年(88年)3月,(汉章帝驾崩),下邳王刘衍就国。
  刘衍病重,而太子刘昂被废,其他儿子都争着要当太子,上书给和帝。
  和帝下诏,让彭城靖王刘恭之子刘成为下邳国太子。
  延光4年(125年)2月,刘衍薨,立54年,谥号惠,刘成嗣。
  永建2年(127年)7月,刘成薨,立2年,谥号贞,刘意嗣。
  中平元年(184年),刘意薨,立57年,谥号悯,刘宜嗣。年90岁。
  中平2年(185年),刘宜薨,立1年(数月),谥号哀,国绝。建安11年(206年),国除。

三国文化博览 发表于 2014-4-16 09:48

<font id="fosi">  汝南/梁
  年表
  永平15年(72年),刘畅封汝南王。
  建初4年(79年)4月,汝南王刘畅改封梁王。
  章和2年(88年)3月,(汉章帝驾崩),梁王刘畅就国。
  永元10年(98年)12月,刘畅薨,立27年,谥号节,刘坚嗣。
  延光3年(124年)7月,刘坚薨,立26年,谥号恭,刘匡嗣。
  阳嘉4年(135年)6月,刘匡薨,立11年,谥号怀,无子,孝阳亭侯刘成嗣。
  延熹7年(164年)4月,刘成薨,立29年,谥号夷,刘元嗣。
  光和3年(180年)3月,刘元薨,立16年,谥号敬,刘弥嗣。
  建安25年(220年),魏受禅,刘弥立40年,以为崇德侯。

  常山/淮阳/常山
  年表

  永平15年(72年),刘暦獬I酵酢

三国文化博览 发表于 2014-4-16 09:48

  平春
  建初4年(79年),以荆州改江夏郡为平春国,刘全为王,未就国,本年薨于雒阳,无子,国除,平春国重置为江夏郡。
  清河/广川/甘陵
  年表
  建初7年(82年),皇太子刘庆被废,改封清河王。刘肇为皇太子。
  永元元年(89年),刘肇登基(和帝),善待刘庆。
  元兴元年(105年)12月,汉和帝刘肇驾崩,刘庆悲痛呕血。
  延平元年(106年)8月,汉殇帝刘隆驾崩,邓太后迎刘庆长子刘祜登基(汉安帝)。
  延平元年(106年)12月,清河王刘庆薨(就国),立25年,年29岁,谥号孝。刘虎威嗣。
  永初元年(107年)2月,清河国一分为二,刘庆少子刘常保为广川王。
  永初2年(108年)闰7月,刘常保薨,无子,国除。
  永初3年(109年)4月,刘虎威薨,立3年,谥号悯,无子嗣。乐安王刘宠之子刘延平为清河王。
  建康元年(144年),7月,刘延平立35年薨,谥号恭,刘蒜嗣。
  建和元年(147年),汉桓帝刘志即位。当时刘蒜也为候选人,因此有人诬告刘蒜大逆不道,被贬为尉氏侯,徙桂阳,自杀。立3年,国绝。
  建和2年(148年)6月,清河国改置甘陵国。立安平国孝王刘得之子(冀州安平国)经侯刘理为甘陵王。
  熹平元年(172年),刘理薨,立25年,谥号威,刘定嗣。
  熹平5年(176年)12月,刘定薨,立4年,谥号贞,刘忠嗣。
  中平元年(184年),刘忠被黄巾军所俘,后复国。
  中平6年(189年)7月,刘忠薨,立13年,谥号献,因子嗣为黄巾所害,国绝。建安11年(206年),国除。

  济北
  年表
  永元2年(90年)5月,刘寿为济北王。
  元兴元年(105年),济北王刘寿就国。
  永宁元年(120年)3月,刘寿薨,立31年,谥号惠,刘登嗣。
  阳嘉4年(135年)7月,刘登薨,立15年,谥号节,刘多嗣。
  永和3年(138年)7月,刘多薨,立3年,谥号哀,无子。立刘寿之子战乡侯刘安(“国”字衍)为济北王。
  永嘉元年(145年)4月,刘安薨,立7年,谥号厘,刘次嗣。
  延熹5年(162年)3月,刘次薨,立17年,谥号孝,刘鸾嗣。
  年(年)月,刘鸾薨,刘政嗣。
  年(年)月,刘政薨,无子,国绝。
  建安11年(206年),国除。

  河间
  年表
  永元2年(90年),刘开封河间王。
  延平元年(106年),河间王刘开就国。
  永建6年(131年)2月,刘开薨,立42年,谥号孝,刘政嗣。
  永和6年(141年)3月,刘政薨,立10年,谥号惠,刘建嗣。
  元嘉元年(151年)2月,刘建薨,立10年,谥号贞,刘利嗣。
  光和2年(179年),刘利薨,立28年,谥号安,刘陔嗣。
  220年,刘陔立41年,魏受禅,以为崇德侯。

三国文化博览 发表于 2014-4-16 09:48

  平原
  年表
  延平元年(106年)1月,刘隆(汉殇帝)登基,邓太后封汉和帝(刘肇)长子刘胜为平原王。
  永初7年(113年)4月,刘胜薨,立8年,谥号怀,无子嗣。邓太后立乐安夷王刘宠之子刘得为平原王。
  元初6年(119年)6月,刘得薨,立6年,谥号哀,无子嗣。
  永宁元年(120年)4月,邓太后立河间王刘开之子都乡侯刘翼为平原王。
  建光元年(121年)5月,平原王刘翼贬为都乡侯。国除。
  永建五年,河间王刘开上书愿封刘翼为蠡吾侯,汉顺帝(刘保)准奏。
  蠡吾侯刘翼薨,刘志嗣。
  本初元年(146年),梁冀迎蠡吾侯刘志登基(汉桓帝)。
  建和2年(148年),汉桓帝刘志之弟都乡侯刘硕为平原王。
  建安11年(206年),国除。

  济南
  年表
  熹平3年(174年),河间安王刘利之子刘康为济南王。奉解渎亭侯刘苌嗣。
  刘康薨,刘贇嗣。
  建安12年(207年),济南王刘贇被黄巾军所杀。刘开嗣。
  建安25年(220年),魏代汉,刘开为崇德侯。

  广宗
  永元5年(93年)1月,刘万岁为广宗王。析冀州钜鹿郡为广宗国。
  本年9月,薨于雒阳,谥号殇,无子嗣,国除。
  (第四章完)
  下面介绍东汉末年-三国初期时诸侯情况。
  顺便再发两个名词解释
  国绝:郡王死了,没有继承人。郡国名义上依然存在,可有国相,但无郡王。
  国除:郡国被撤销,行政区划上重新设置为郡,或并入附近某郡。
  第五章 东汉末年-三国初期郡国简述

  鉴于当前史家习惯将中平元年(184年)作为广义三国的起始年份,因此本文也从此年开始。
  (一)
  中平元年正月,东汉行政区划中有21个郡国,其中17个是肯定有王,另外4个是可能有王。
  ①17个肯定有王:赵,东海,沛,东平,任城,阜陵,琅邪,陈,彭城,安平,下邳,梁,常山,甘陵,济北,河间,济南。
  ②4个可能有王:
  北海,齐,中山,平原:按最后一任王的任期,卒年均不详,可能国绝,也有可能有王。
  其中,董卓之乱后,孔融出任北海国相,也有可能为国绝,也可能有王。
  (二)
  184-206年间国除、国绝3个。
  ①184年,安平王国除。
  ②陈国,197年国绝。在206年国除名单中并未有陈国,而也未有继承人出现,所以推测为206年之前国除。另按通鉴年表,197年正是乱世,年初,袁术已经称帝,年中,刘宠被袁术刺杀,已然可看做国除。
  ③中山国184年有故中山国相张纯。206年名单中无,可以确定在206年前国除。
  (三)
  206年,曹操废除8个国绝的郡国。
  下邳、北海、齐、平原、甘陵、常山、济北、阜陵。
  ①下邳185年国绝。
  ②常山184年弃国。
  ③甘陵189年国绝。
  ④平原148-?年。
  ⑤北海137-?年。
  ⑥齐146-?年。

三国文化博览 发表于 2014-4-16 09:48

  ⑦济北162-?-?年。
  ⑧阜陵167-?年。可以肯定是建安年间国绝。
  另琅邪于193年国绝。
  本年,曹操为报答琅邪王之弟刘邈褒奖之恩(190年事),特许“复立刘容之子刘熙为王”。
  (四)
  212年,皇帝刘协给四子封王。
  “立皇子(刘)熙为济阴王,(刘)懿为山阳王,(刘)邈为济北王,(刘)敦为东(北)海王。”
  济阴国于84年国除,本年复立。
  山阳国于58年国除,本年复立。
  济北国于206年国除,本年复立。
  原文为东海王,有误,此时东海王刘羡仍在位。推测为北海王,于206年国除,本年复立。
  (五)
  206-220年间,国除。
  建安21年(216年),琅邪王刘熙坐谋欲过江,被诛,国除。
  (六)
  220年,曹丕称帝,献帝刘协禅让,魏代汉。所有东汉郡国亲王改封崇德侯。
  ①崇德侯共9人。
  博陵王刘珪
  东海王刘羡
  沛王刘契
  东平王刘凯
  任城王刘佗
  彭城王刘祗
  梁王刘弥
  河间王刘陔
  济南王刘开
  ②刘协之四子在史书未有后续记载。
  济阴王刘熙
  山阳王刘懿
  济北王刘邈
  北海王刘敦
  (第五章结束)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东汉郡国诸侯谱系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