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文化博览 发表于 2014-4-16 09:42

《三国演义》有可能取材《陨盗》

  中国最短的古代小说是《陨盗》,全篇仅25个字。 原文: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裔拊床一呼,二盗俱陨。

意思是:蔡裔是个有勇猛气质的人,他说话的声音如同打雷一样震耳。曾经有两个小偷进到他家房内,蔡裔拍床高声一喊,两个小偷都被震死。

这篇文章出处是《搜神后记》。《搜神后记》又名《续搜神记》,是《搜神记》的续书。题为东晋陶潜(365-427)撰。但是该书中出现东晋以后的刘宋年号,所以后人怀疑此书为伪托,或者经后人改动内容。

这篇短文描写人物特点突出,蔡裔勇敢,声音洪亮,盗贼至家,他拍床怒喝,使小偷的五脏六腑发生强烈共振以至破裂致死。

《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里,有一段张飞守长坂桥,怒喝喝死曹将夏侯杰的描写,我推测是源于《陨盗》的。因为《搜神后记》是志怪小说,说书艺人会从中汲取营养再加工。而且《陨盗》一文艺术特点成功而突出,让看到的人过目难忘。

另外,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文章里的“偷儿”这个词,这是儿化音较早的记载。还有需要指出的是“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张飞的字是益德不是翼德,长坂的“坂”字应该是“阪”字。这些都是《三国志》里的字被艺术品改掉了。至于“阪”字,易中天的《品三国》也是写错的,可见《三国演义》的影响深远。但是在元杂剧里张飞的字就已经改成翼德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国演义》有可能取材《陨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