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与钉子户
南北朝时,王骞在南京钟山脚下有座别墅,这座别墅被梁朝的开国皇帝梁武帝瞧上了,梁武帝对王骞说:“你这别墅真不错,背山面水,风景优美,不如卖给我吧,我把它拆了,可以建成一座大寺院。”王骞摇头说:“它是我的命根子,我不想卖。”梁武帝说:“我又不白拆你的,值多少钱补多少钱。”王骞还是摇头。梁武帝恼了:“你真敢不卖?”王骞说:“若敕取,所不敢言。”(《南史》卷22)意思是你要买,我坚决不卖,你要是依仗权力强行拆迁,那我也没什么说的了。梁武帝很生气,还真就把王骞的别墅强行拆迁了。从经济上说,王骞倒没吃亏,梁武帝虽然拆了他的别墅,却按照市场价格给了他补偿。但是从政治上说,王骞倒了大霉,《南史》上说,他“由是忤旨,出为吴兴太守”,因为做钉子户,惹恼了皇帝,下放到吴兴当太守去了。王骞原来是什么官呢?是中书令。梁朝官阶,不论几品,论几班,班越多,官越大,中书令是13班,太守是10班。从中书令降到太守,等于连降三级。
王骞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官员做钉子户的例子,官员做钉子户,被降级,普通百姓做钉子户,很可能就会被砍头了。
说个乾隆年间的例子。
乾隆元年,陕西某县城修建仓库,要拆迁20户居民,“其城内房屋,给价官买。”(《乾隆实录》卷14)“官买”就是官方采购。大家都知道,古代跟现在不一样,现在什么东西只要是官方采购,那价格一般都会比市场价高一些,好给采购的留些回扣;而在古代,凡是官方采购,一般都比市价低,好给政府省钱。当时给这20户居民的“官价”可能太低,待迁户不干了,拒不搬迁。负责修建仓库的官员是军人出身,心比较狠,他从陕西驻军那儿借了一个排,大白天里,浩浩荡荡开进了那20个钉子户家里,见人就砍,见东西就砸,大概杀了七八个人,起到了杀鸡给猴看的效果,然后胜利班师。
后面的故事不用再说,侥幸没被砍死的钉子户知道了厉害,拿着那点儿连搬家费都不够的官价补偿,抬着家人的尸体,搬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充满阻挠的拆迁工作中,最有效的还是武力,只要见了血,事情就好办多了。那位说,只要有关领导不克扣待迁户的补偿款,只要开发商给的补偿能让钉子户满意,用不着使用武力,他们就会顺利搬走。可是这样一来,开发商的利润就少了,有关领导的油水就没了,这一算账,还真不如让钉子户流点儿血。 没被砍掉,就是大幸了!历史里真是什么人都有{:gj1:}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3-12-9 13: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个乾隆年间的例子。
乾隆元年,陕西某县城修建仓库,要拆迁20户居民,“其城内房屋,给价官买 ...
最后一段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是出自开发商的手笔吧: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