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汉秦武 发表于 2013-11-27 15:48

真实的司马懿

司马懿(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家)(179年-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1.除军事方面外,司马懿在魏明帝大修宫室之际他也加以劝谏,曹叡死後他奏请罢修宫室,雕玩物之人力,节用务农,使天下欣赖。
识拔人才上,司马懿从寒门中提拔了邓艾、王基、周秦等人才,如虞预所说,经略之才可谓远矣。
经济上,司马懿在上邽兴屯田,京兆、天水、安南兴冶铁,穿成国渠,筑临晋坡使雍凉足足食,并有余力供给关中不足。後来又大兴屯田於淮北,穿广槽渠,这些作为不但厚植了国力,也为日後统一华夏殿定基础。
司马懿在推广屯田,特别是军屯事业上有很大的建树。约在建安二十三、四年,司马懿由转为丞相军司马后,向曹操建议:“昔箕子陈谋,以食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二十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曹操行之。魏国一时“务农积谷,国用丰赡。”(《晋书·宣帝纪》)曹操采纳这个建议仅两年就驾崩了,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使军屯走向正规,大规模的铺开推行当然是困难的。管理军屯的主要官吏——度支中郎将、度支校尉、度支都尉等官员,都是在黄初年间(220—226年)设置的,说明军屯走上正规是在曹丕时期。
曹魏军屯推行很广泛,但主要基地是设置在边境驻军地区,特别是在和吴、蜀的军事对立地带。曹魏和吴、蜀对立地带的两大军屯基地的开创,都和司马懿有关。

2.历代评价《晋书》:“①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②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
崔琰:“聪亮明允,刚断英特。”
杨俊:“此非常之人也。”
曹操:“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曹植:“魁杰雄特,秉心平直。威严允惮,风行草靡。在朝则匡赞时俗,百僚仪一;临事则戎昭果毅,折冲厌难者,司马骠骑也。”

曹叡:“司马懿临危制变,擒渊可计日待也。”司马懿题跋立像

曹芳:“太尉体道正直,尽忠三世,南擒孟达,西破蜀虏,东灭公孙渊,功盖海内。
孙权:“司马懿善用兵,所向无前。”
毌丘俭、文钦:“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故烈祖明皇帝授以寄讬之任。懿戮力尽节,以宁华夏。”
虞预:“服膺文艺,以儒素立德,而雅有雄霸之量。值魏氏短祚,内外多难,谋而鲜过,举必独克,知人拔善,显用仄陋。王基、邓艾、周秦、贾越之徒,皆起自寒门,而著绩於朝,经略之才,可谓远矣。”
张悌:“①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讬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汉,或册名於伊、洛。丕、备既没,后嗣继统,各受保阿 之任,辅翼幼主,不负然诺之诚,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②司马懿父子,自握其柄,累有大功,除其烦苛而布其平惠,为之谋主而救其疾才。可,民心归之,亦已久矣。故淮南三叛而腹心不扰,曹髦之死,四方不动,摧坚敌如折枯,荡异同如反掌,任贤使能,各尽其心,非智勇兼人,孰能如之?“
《三国志通俗演义》:“开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屯兵驱虎豹,养子得麒麟。诸葛常谈羡,能回天地春!”
毛泽东说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历来说他坏,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认为曹操攻下张鲁以后应该听司马懿和刘晔的建议进攻四川;评其“出身士族,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重臣”。曾在《三国志·陆逊传》中评注“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柏杨:“史籍显示的资料,真实的司马懿跟世人印象中的司马懿,并不相同……曹爽把司马懿整个排除,司马懿对曹爽固然不满,但一直到曹爽攻击蜀汉帝国,三军被困在峡谷,司马懿仍忧虑他会失败,劝告退军,假使他那时就心怀不轨,满可闭口不言,等曹爽覆没之后,由他出面收拾残局。249年的政变,受到朝野人士一致的爱戴。…司马懿所受的诟骂,并不公平
3.司马懿在世的时候,在魏国威望是相当之高的,即使文钦在其死后讨伐司马师,檄文中依然对司马懿有‘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等赞誉。史书上称其使‘天下欣赖’‘天下大悦’。到晋朝初年,司马炎在太康年间做到了「天下无穷人」的太康之治,人们对推动三国统一的司马懿还是相当推崇。乃至司马遹被传像司马懿,而能在当时‘誉流于天下
司马懿的名声毁败,是从永嘉之祸以後开始。其不屑子孙自相残杀带来诸多浩劫,南方的东晋,又长期被世家大族把持,司马懿在人心中的地位也逐渐下降。晋室南渡,情况与当年蜀汉类似,以蜀汉为正统的呼声日高;东晋灭亡後,情况更加明显,到隋唐时代,民间说书戏曲日盛;而唐代官修的《晋书》,以帝王的立场更不鼓励效法。到明代《三国演义》之后,“空城计、火熄上方谷、见木雕魏都督丧胆”等不实的司马懿形象就被演义广传于民间了。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3-11-27 17:42

司马辅佐曹魏还算是尽心尽力的。
兵变也不是为了篡位,更多是出于自保。毕竟他身处的位置,如果让曹爽继续把司马集团的权利架空,一旦真正失去兵权,司马家就真的只是俎上鱼肉,不可能有善终。

成都落阳 发表于 2013-11-28 21:27

司马都不算有意篡位的话,那真是没有野心家了。

成都落阳 发表于 2013-11-28 21:30

混蛋,马超你又打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真实的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