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肃 发表于 2013-11-21 23:40

凤雏不死,皇叔可得天下!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为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时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历史不容许我们假设,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若凤雏不死,孔明也不会抽身离开荆州,去帮刘备取益州。如果我们这样看,、说句霸气点的话,益州已是皇叔的囊中之物。文有有庞统、法正之出谋划策,武有张飞、马孟起陷阵杀敌,汉中之地不久也必归皇叔之手。若此时皇叔,趁魏未调集重兵,士气尚足,取下天水结为唇齿,令马孟起并法正并一干将等前去守关。此时,魏吴必定惊恐,两军相连共拒刘备。此时荆州方危,然孔明在侧,文武之才,虽不说扩地千里,但是守住荆州必是绰绰有余的。皇叔只需南结蛮荒,西遣马孟起而得羌兵之心,内行仁政,广造军械,屯兵求财,已立于不败之地。待到时机一到,必先取魏,长安一破,吴魏丧胆,灭曹破吴,指日可待!大事谐矣!若从荆州出发,则吴魏相结,非万全之策。若如此,何愁大汉不兴,皇室不复!
   鄙人无纤厘之才,而罔论历史,请诸位莫怪。

dyswylh 发表于 2013-11-22 08:35

庞统是一个人才,就是太傲,当初如果只出上策,结果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刘备也太伪君子了,想得西川又不想背骂名。

萧肃 发表于 2013-11-22 12:43

对,我想皇叔也是怕自己好不容易把自己建立起来的仁义丢了,唉,真是可惜。

曾相望 发表于 2013-11-22 14:19

可字后面加个能

萧肃 发表于 2013-11-22 14:34

哈哈,此话那就够严密了啊{:msg15:}

zealarchon 发表于 2013-11-22 15:23

凤雏过不了落凤坡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3-11-22 18:34

历史不容许我们假设,但假设往往让人心潮澎湃。
如果奉孝不死,曹总是不是能吞并吴蜀?
如果孙策不死,孙吴大概也不会只是雄踞江东。

萧肃 发表于 2013-11-22 20:03

假设总是会使人心潮澎湃。。。。奉孝之才果真这么厉害???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3-11-22 20:20

萧肃 发表于 2013-11-22 20: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假设总是会使人心潮澎湃。。。。奉孝之才果真这么厉害???

奉孝之才当然没这么逆天。
赤壁之后曹总说“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虽然个人觉得曹总这话敲打臣下、推脱责任的成分比较多,不过如果这位曹总最欣赏的谋士依然在世,至少很多结局会不一样吧。
郭嘉的才能并非曹营中最出众的,但是他总是能给曹魏带来惊喜。

成都落阳 发表于 2013-11-22 20:34

庞统的上策太虚了,偷袭成都,以巴蜀地形成功率太低,巴蜀并非无人,一旦失败名义和实力都大损。想以名声威望使巴蜀臣服那太耗时间,武力和名义并行才是最好的方法。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凤雏不死,皇叔可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