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蜀汉建国前后之三公(窃比老彭)
略论蜀汉建国前后之三公蜀汉建国前后地位最高的臣子是诸葛亮、许靖、糜竺这三位,我称之为蜀汉前期三公。蜀汉当时应该没有这样的称呼,是我杜撰的,这里探讨的是实质,不是名称,预先说明。
很早以前读《糜竺传》,看到这样的话:
益州既平,拜为安汉将军,班在军师将军之右。竺雍容敦雅,而幹翮非所长。是以待之以上宾之礼,未尝有所统御。然赏赐优宠,无与为比。
后来研究蜀汉大臣排位,看到《先主传》有这样的文字:
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於汉帝曰:“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长史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将军臣黄忠、镇远将军臣赖恭、扬武将军臣法正、兴业将军臣李严等一百二十人上言曰……”
按:马超、许靖、庞羲、射援这四人排在最前面,是政治需要,意在表示拥戴刘备的广泛性,自诸葛亮起后面的排名才是真正的地位排列。但这个表里没有糜竺,原因不明。莫非当时还没有封为安汉将军?这不大可能。
曹丕篡汉后,蜀臣劝刘备称帝,有下表:
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军师将军诸葛亮、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柱、少府王谋等上言……
综合以上文字,可以看出:刘备称帝之前,蜀汉大臣地位最高的就是许靖、糜竺、诸葛亮三人,劝称帝表前三位的排名正是我所谓蜀汉三公当时的排名。
这个排名后来有变化,因为诸葛亮在刘备称帝之后被委任为丞相录尚书事,自当排位第一;许靖由太傅改任司徒,排第二位;糜竺仍是安汉将军,排列第三。
其实这三位真正掌握实权的是诸葛亮,许靖、糜竺只是陪衬。
:lol文章分析的可以,哪里转载的 站位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