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已死灬 发表于 2014-8-28 15:12

关羽的“千里走单骑”比起廖化的“千里走单骑”何足道哉!!!

廖化的“千里走单骑”比关羽的“千里走单骑”难度更大,体现出来的内涵也比关羽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三国志廖化传》记载:公元219年,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后,关羽兵败而亡。当时作为关羽手下的廖化兵败被俘,不得已投降了东吴孙权,虽然史书上没有说明廖化为什么投降,但从后面发生的情况看,廖化的投降可能是不想自己的母亲受到伤害(其实历史上关羽投降也不象小说中说的“土山约三事”,而是无条件投降的,当然应该也有刘备的两个夫人的原因吧)。不过此时的廖化却是“身在吴营心在汉”,心系旧主刘备,在长达两年的岁月里矢志不渝。终于,廖化想出了一个难以令人想象的主意:诈死。经过廖化的精心准备和布置,居然还被大家相信了。廖化借此机会,在公元221年出发向刘备所在的益州赶去。临行前还不忍心抛下自己的母亲,母子二人“昼夜西行”,一路上的风险是可想而知的。在历尽艰辛以后,廖化终于在秭归同刘备会合。

比之于关羽的“千里走单骑”,廖化的“千里走单骑”不仅表现出与关羽所共有的“忠、义”精神,还多出了中华民族一向提倡的“孝”的传统美德。实在是难能可贵。

不过,两种“千里走单骑”到最后的结局却是完全不同的。关羽,因为这件事情别后世者缅怀颂扬,大书特书,被称为“关忠义”,而廖化就没有那么好运气了。虽为史料所载,却为后人所遗忘,不仅如此,他还被说成是一个无能之辈,并送给他一个“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成语(尽管廖化在历史上根本就不是一个无能之辈,而是一个经过历时磨练的将领)。所谓“造化弄人”,但却偏偏落在了廖化的身上,实在是有些冤枉。

古之召虎 发表于 2014-8-28 16:59

不错,这难度挺高的!

修行者 发表于 2014-8-29 15:41

历史往往忽略了某些人

在于它 发表于 2014-8-30 10:46

记载历史的除了史官,民间,还有掌权者的心

泰牧歌 发表于 2014-8-30 21:00

成王败寇啊

尤峰 发表于 2014-9-4 00:14

忠孝不能证明他的能力

№黯っ夜→訫 发表于 2014-10-29 09:53

原来是这样~~~廖化的能力还是可以的 偏将拾漏补缺还是好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羽的“千里走单骑”比起廖化的“千里走单骑”何足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