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 发表于 2014-7-13 20:45

为何曹操不能最终实现统一大业

曹操最终都没有实现统一天下的梦想,这是他的人生悲剧,给他一生的辉煌事业和雄图大略增添了一抹悲壮的色彩,但是从主观动机而言,包含了很多积极的内涵。
我个人认为,有五个原因致使曹操未能统一全国,这五个原因是:江河之隔、山川之阻、内有忧逼、战略失误、赤壁兵败。

一、江河之隔
赤壁兵败之后,曹操虽然做出了战略调整,重心西移,但并没有放弃对江南的渴望。213、214、217年,曹操三度南下攻打东吴,孙权依靠长江之隔,以险据守。曹操在濡须、合肥等地和孙权多次激战,收效甚微,双方议和。
二、山川之阻
曹操收复汉中,张鲁请降之后,蜀中一日十惊。司马懿和刘晔建议应该乘热打铁,拿下西川。曹操反复权衡之后,感叹:“既得陇,复望蜀”。
从当时的情况看,曹操军队已经经过了千里激战,进入汉中已经很疲劳,蜀中地势险要,远超过汉中之险,而且距离遥远,长途跋涉,实难攻取。故此,曹操迅速转入战略防守。
我认为,曹操不应该全盘放弃,可以打一打再看。
三、内有忧逼
曹操自迎帝于许之后,朝廷内部对于曹操的反击、反抗就从来没有断过,董承、孔融、伏完等人对曹操的政策和决策一次次的发起挑衅,甚至要用武力结束战斗。曹操深知内部的异动,所以在收复汉中之后便很快返回邺城。
四、战略失误
曹操在其军政生涯有一些比较重大的失误,比如首次“逮住”刘备的时候,就应该采取程昱的建议,杀之。放了刘备之后,曹操也后悔了,但是在剿灭徐州的时候,仅仅是击溃刘备,擒住关羽,对刘备不太重视。南下荆州的时候,曹操把精力都放在了占领江陵、稳固刚得到的土地上,仍然没有下达死命令,生见刘备人,死见刘备尸。尔后,刘备得到喘息机会,最终和孙权联合。
五、赤壁兵败
赤壁兵败是曹操军事生涯的千古遗憾,曹操在巨大优势下犯了严重的战略失误,致使孙刘联合,再加上一些客观原因,比如北方军士不习水战、多生疾病等原因,最终饮恨赤壁,抱憾终生。

曹操在后期对孙权、刘备的作战为何屡屡不顺?刘秀和赵匡胤这些人为何能入蜀?
当时的局势不同,刘秀下蜀的时候,徐淮、荆襄之地已经拿下,没有后顾之忧,而且内部也很稳定。赵匡胤南下的时候是从巫峡和川北两路进攻,形成包围之势,而当时的荆州在刘备手上,曹操不易发起围攻。
曹操发起剿灭马超、韩遂的战役到他逝世只剩下10年时间,曹操已经在争分夺秒的抢时间,他已经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耗尽了自己的平生所学,直到逝世前几个月,曹操还顶着65岁的高龄还往返于关中、荆襄、宛洛之间,十分疲惫,为自己,为人民战斗了最后一分钟。

以上五个原因,致使曹操在洛阳挥手作别人间的时候也未能看到天下一统的盛世。曹操的遗憾怎么不能让天下的优秀政治家们、军事家们同辈同泣呢?
我泣了,你们呢?

今夜无眠 发表于 2014-8-8 20:02

他 是个英雄 他做了 他能做的最好的。

看看 诸葛亮吧比他悲壮多了

董昭 发表于 2014-8-11 00:40

最后问得好!赞一回。

达内坎普 发表于 2014-8-13 14:10

曹操的求贤令损害了士族的利益

葉不才 发表于 2014-8-14 12:27

不会觉得太奇怪, 曹操经历了这个乱世的开始, 既能称为乱世, 历时一般不少于人世, 所以曹操的命自然不够长令他也能经历乱世的结束, 否则这个乱世未免太短了

三宝 发表于 2014-8-14 12:30

宁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已经可以说明一切了。

扣神唯谜 发表于 2014-8-18 21:03

扣神唯谜邀请您访问牧羊三国爱好者互动平台
http://www.muyangsanguo.com/?fromuser=%BF%DB%C9%F1%CE%A8%C3%D5

希冀天下 发表于 2014-8-19 08:49

乱世没有那么快结束,想要用一代的时间来结束乱世,是很困难的,曹操已经做到极致了。

老邓 发表于 2014-8-19 17:19

曹老板已经做得够好了

一路向北 发表于 2014-8-20 09:18

司马懿才是最聪明的,坐山观虎斗,最后收现成的:D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为何曹操不能最终实现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