っ叆叇〃 发表于 2014-6-30 14:46

关于吕尚

吕尚又称姜子牙,姜姓吕氏。在古人眼里,他是“万神之主”,天上的神仙都惧怕他手里的“打神鞭”,所有的神仙都受他管制。而在正史中,吕尚古稀之年遇到周文王,90多岁仍然上阵杀敌。关于吕尚,民间都有哪些传说和习俗?正史中的吕尚,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民间传说
  天上诸神的“组织部部长”
  在民间传说中,姜子牙是一位地位十分尊贵的神仙,人称姜太公,天上的诸神都是他封的。
  豫北地区农家人建瓦房,多在顶梁贴上写有“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红字条,或者让泥瓦匠在自家新房屋顶上加盖一座小庙,里边供奉着姜太公的神位。河南民俗专家李志清介绍,这中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西周时期,姜太公有位好友名叫宋异人,他翻建自家房屋时总是功败垂成。后来他才知道,给房屋上顶梁时,总有鬼神来抢香火、贡品,争抢过程中不免踢断房梁、推倒砖墙。
  太公决定帮帮宋异人。宋异人家上顶梁那天,他站在梁下,表情威严,手执“打神鞭”,众鬼神纷纷逃窜,房屋顺利建成。
  这件事传开后,人们盖房子时都想请姜太公去帮忙,但姜太公只有一个,盖新房的却数不胜数,不少人家就在梁上贴一张写有“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红字条,也顺利建成了房屋。
  屋顶的“姜太公”又是怎么来的呢?李志清介绍,当年姜太公封神结束,却发现位置都满了,自己只好跑到民家屋顶上,成为一位“镇宅神”。姜太公为百姓镇宅,百姓怎能让他受委屈?于是,不少人纷纷在屋顶加盖一座庙宇,供姜太公居住。
  “姜太公封神”的传说,源出明代许仲琳的小说《封神演义》。而许仲琳的创作初衷,是对姜太公太过崇敬而“无法言明”,所以便将他神化了。
  大器晚成
  80多岁被重用 90多岁上战场
  南阳姜子牙研究会一名学者介绍,民间传说有些难免“天马行空”,但这并不是“无根之木”,从侧面反映了吕尚当时在人们心目中威望极高。现实中的姜太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吕尚是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是“一手托起三位圣人”的兵家鼻祖,并辅佐周武王伐纣灭商,是周朝的开国元勋。
  史载吕尚80多岁时被周文王重用,90多岁还上战场帮周成王平乱,100多岁才寿终正寝。
  小说《封神演义》里,吕尚曾在元始天尊门下学道,因为天资不敏,学到72岁仍一无所成,老师便找了个借口让他下山。他下山后以贩卖面粉为生,面粉却常被旋风吹个精光。他无奈之际仰天长叹,刚好一只乌鸦飞来,一泡鸟粪掉进他嘴里,他随手抓起一枚石子要打乌鸦,却被石头下的蝎子蜇到了手。
  吕尚出身极其低微。不少历史文献中都记载,他曾做过屠夫和小贩。《战国策》说他是“齐之逐夫、朝歌废屠”,可见他当时有多落魄。
  《史记》记载,吕尚其实是商纣旧臣,因不满纣王荒淫无道而弃官出走,后来听说西伯侯姬昌施行仁政,便来到周地渭水边钓鱼,直到后来被姬昌发现。“姜太公垂钓愿者上钩”的故事,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
  辅佐之功
  生前功劳大 死后被“封神”
  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大封诸侯,将吕尚封在齐地,他因此被人称为“齐太公”。
  在他的治理下,齐国成为当时的大国,为以后齐桓公争霸打下了基础。
  周武王死后,年幼的周成王继位。此时,管叔鲜、蔡叔度与商朝遗族联合作乱,周王朝又不得不请齐太公出山,齐太公不仅在平叛战争中立功极大,也使齐国的疆域大大扩展。
  如今的历代典籍中,都承认吕尚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等诸家,也都追尊他为本家学说的创始人,他因此被尊称为“百家宗师”。
  而到了后世,吕尚的地位就更高了。唐宋以前,他被历代皇帝封为“武圣”;唐肃宗追封他为“武成王”,宋真宗追封他为“昭烈武成王”。
  元明时期,随着关于他的民间传说逐渐传播,吕尚又从人变成了“神”,转而成为“封神之神”。


紫鸢 发表于 2014-10-31 09:14

崇拜的人物呢

天涯寒月 发表于 2015-1-4 19:41

姜子牙,非常厉害的人物,游戏中也是很强力

成都落阳 发表于 2015-1-4 20:50

一直很好奇他的年龄,真是大器晚成啊。

№黯っ夜→訫 发表于 2015-1-12 10:37

天涯寒月 发表于 2015-1-4 19:41
姜子牙,非常厉害的人物,游戏中也是很强力

铁车,高统帅,战法河图洛书吗?哈哈

潇大宝 发表于 2015-1-13 18:08

有点意思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吕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