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谋士彭羕
蜀汉与法正略有相似的是另一位谋士彭羕。然而与法正不同的是彭羕功劳、智谋小过法正,而狂妄自负却高过法正。就《三国志》记载,彭羕虽然有才,却算不上极品。与前
文的文和、子扬、孝直相比,只怕还有一定的差距。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羕起徒步,一
朝处州人之上,形色嚣然,自矜得遇滋甚。”,完完全全是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于是诸
葛亮 “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刘备 “察羕行事,意以稍疏”,贬其为江
阳太守。而此时彭羕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为官的缺陷,反而跑到马超那里去说刘备“老革
荒悖”甚至说出了“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这样的话。这样的话,无疑是
自取死地。彭羕之死,至少证明了他的个人修养、为官能力都很次,不足以成大事。
三国时期这一类的文臣武将都有很多。如廖立、许攸、麴义等等。其实纵观中国古代
的官场,这一类居功自傲的功臣最后都难免这样的命运。而彭羕身处官场却不懂一点官场
之争,最后自取死地,恐怕也只是无数被杀的功臣中死的并不算太冤的一个吧。
纵观中国古代史,运筹帷幄、定国安邦的王佐之才数不胜数,而官场的阴险也是众所
周知的。三国时期的名士,大多炼就于血与火的战斗之中。靠治理国家的内政方面出名的
倒不是很多。而细观这些在沙场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士身处官场时的表现,无论是
经达权变、明哲保身还是狂妄自大、居功自傲抑或是平庸无为、安然而终,倒也都是别有
一番韵味的。
没听说过过这个家伙 浪花掏尽处,能存名者,皆世之英才。惜哉!!吾未知其名也 是人才 也得安分守己 不然人都做不得 也是一位狂士吧,和法正类似 蜀中本土的狂士 新人报道尚需努力~! 一应有才之人,但凡派系对立都被斩尽杀绝,剩下的都是安分守己之人,守城有余,进取不足。再等这一批故去,就亡了。费祎、马良马幼常、蒋琬、董允、魏延、黄忠,杨仪,身居高位的都是荆州人,派系对立也太严重了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