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功自傲,放荡不羁的刚戾之臣 法正
这一类人,称之为名士,固然不错。不过称之为狂士倒是更能体现他们的本性。纵观三国,人才辈出,狂人也是辈出。这里浅论二人:法孝直与彭永年。
法正其人,在计谋方面素以奇谋见长(这倒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所缺乏的)。刘备夺
取西川和汉中时,法正所立功勋只怕蜀军中无一人能与之匹敌。汉中之战,曹军名将夏侯
渊战死。曹操悲痛之余尚且说:“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一说到法正,
连昔日无比看重的枭雄刘备都被孟德无情的鄙视了……
但是说到法正的品格,恐怕就一点也谈不上“正”了。先是背主求荣,抄了自己主公
刘璋的鱿鱼。当然这也没什么,所谓贤臣择主而事。但是后来成名后“一餐之德,睚眦之
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已者数人”,就实在太过分了。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法正
这位地位不在诸葛亮之下的重臣,却没有一点名士的气度。这一点倒是有点像后来的王猛
。
在如此严酷的官场,谋略不在法正之下的刘晔明哲保身、机关算尽尚且没有什么好果
子吃。法正恐怕就更不幸了。另人颇感奇怪的是历来以执法严明而著称的诸葛亮却反而为
法正说了不少开脱之语。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法正此时气势正盛且为刘备
所重,诸葛亮也无胆量与之争锋。
法孝直四十五岁时就英年早逝。死时“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也许很多人读史读到
这里时会为法正扼腕叹息。可是细细想来,法正如果不改其狂妄自大、睚眦必报的致命弱
点,恐怕也未必会一生都被刘备所倚重吧。到那时候,会落得什么结局,恐怕也很难说。
纵然刘备不忌惮他的功劳和狂妄,一个睚眦必报、人望及低的大臣,又能得到什么好结果
呢?
法孝直的英年早逝,恐怕反倒是一种幸运。就像林彪如果在收复海南岛之后就死的话
,他永远都是无敌元帅、常胜将军,可惜他偏偏活下来了……
法正,游戏里面是狠角色 在游戏里面还是很强力的
历史人物总是两面性的, 涨姿势了! 法正是刘备的宠臣啊,难怪易中天说刘备听他的 法正的贡献确实很大! 说的太好了,尤其林彪那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