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爨 发表于 2014-6-24 23:21

阿阳 发表于 2014-6-24 23: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明代那三位连中三元的大才子,他们的八股文我拜读过,那个真是~~~悠悠苍天啊,怎能有人在这种文体下,写的 ...

八股文所作者文采可以斐然,只不过就是有点套格式,很呆板,所以被人们说落后。其实明清文化同样高潮。

离爨 发表于 2014-6-24 23:27

红玉披坚飒爽军看到四大巾帼就想起近日的专研;P。

敬问阁下可知梁红玉擂鼓退金兵最早见于何处?

阿阳 发表于 2014-6-24 23:33

离爨 发表于 2014-6-24 23: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八股文所作者文采可以斐然,只不过就是有点套格式,很呆板,所以被人们说落后。其实明清文化同样高潮。

明朝的历史和文化我学习过,真心很仰慕!那是一个奇幻的朝代,诞生过中国最后的圣贤、最后的门神、世界最牛的航海家、最了不起的改革家、最全的百科大典、最广泛传播的小说、最强的抗倭将军、当时最先进的火枪武器、最先进的战法等等等等,我最想穿越的时代,就是永乐帝时的南京

阿阳 发表于 2014-6-24 23:34

离爨 发表于 2014-6-24 23: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到四大巾帼就想起近日的专研。

敬问阁下可知梁红玉擂鼓退金兵最早见于何处?

这个在下不知,还盼见告~~

离爨 发表于 2014-6-24 23:35

阿阳 发表于 2014-6-24 23: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在下不知,还盼见告~~

我也是最近专研四大巾帼,原本认为梁红玉应该最有头绪的,结果仅这一个就难住了。

阿阳 发表于 2014-6-24 23:38

离爨 发表于 2014-6-24 23: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是最近专研四大巾帼,原本认为梁红玉应该最有头绪的,结果仅这一个就难住了。

你都这样讲,我这种度娘学问者还是老实呆着吧,敬候大神佳音~~~

离爨 发表于 2014-6-24 23:40

阿阳 发表于 2014-6-24 23: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都这样讲,我这种度娘学问者还是老实呆着吧,敬候大神佳音~~~

您真别说,现在古籍林立,再也不可能以多书来查,有时还真是得透过网络汲取信息。;P

阿阳 发表于 2014-6-24 23:42

离爨 发表于 2014-6-24 23: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真别说,现在古籍林立,再也不可能以多书来查,有时还真是得透过网络汲取信息。

今晚大神就别查了,改天努力吧{:gj13:}意乌大战就要开始了,我口水一地等着{:gj7:}{:gj7:}

董昭 发表于 2014-6-25 00:07

本帖最后由 董昭 于 2014-6-25 00:11 编辑

八股文人为地把格式限制得很严格主要是为了达到标准化的目的,确定一个相对比较狭窄的范围来将各人学术水平的优劣给分开。试想如果穿越一下的话:各个朝代的人都来参加一种界定不明晰的科举考试(那肯定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场面,学子们只找自己最擅长,最拿手的文体来即席发挥呗!)的话。那么李白赋诗,苏轼填词,文炳编散曲,子安写小说。这交卷一判,都是精品,最后到底录取谁呀?就不是特别容易进行遴选了。只是可惜了蒲松龄和龚自珍,偏不按照朝廷的统一要求答题,而坚持要自由发挥。虽然胸中经史,笔下文章俱佳,仍然是榜上无名,就不稀奇了。但是这话又说回来了:即使是如此这般严格的限制,这么狭窄的范围,有才华的人依旧层出不穷,试想:商辂黄观的试卷,谁能不动容?升庵太岳的文章,何人弗钦敬?所以说:只要是有真才实学,根本就不怕你怎么考。后辈往往人云亦云地诟病八股结构上之死板,指摘它形式上的凝滞。但我意文化的范畴原本就很宽泛,为了求取功名而应付考试毕竟只是这一总体中无关大局的一部分。仅仅这么一小部分就能够把当时整个的知识界,文化界的思想給钳制住了?这罪衍似乎也有乱扣帽子之嫌吧!
呵呵。

离爨 发表于 2014-6-25 00:17

董昭 发表于 2014-6-25 00: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八股文人为地把格式限制得很严格主要是为了达到标准化的目的,确定一个相对比较狭窄的范围来将各人学术水平 ...

是呀,所以我说,明清文学其实非常繁盛,不说其它,最知名的四大名著哪本不是明清之作?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月暮江枫——美女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