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大将军之姜维
姜维是我三国中最崇拜的人物,围绕姜维一生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首先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姜维北伐的是否加快蜀国灭亡。第一次北伐,后主延熙元年(238年)姜维和蒋琬率偏师出陇右,在南安与魏军相持不下。
第二次北伐,延熙七年(244年)姜维和费祎出兵兴势,遣王平袭击魏将曹爽,曹爽大败。
第三次北伐,延熙十年(247年)出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大战洮西。
第四次北伐,延熙十二年(249年)姜维派廖化去洮城,此时已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情况下,姜维独力与魏国众多将领作战,双方互有胜负。
第五次北伐,延熙十三年(250年)姜维以羌胡为辅,与郭淮战于洮西,双方平手。
第六次北伐,延熙十六年(253年)费祎遇刺被害后,姜维出兵包围南安,魏将陈泰带兵解危,姜维粮尽而退。
第七次北伐,延熙十七年(254年)出陇西狄道,斩魏将徐质,将河关﹑狄道﹑临洮三个县的居民迁往蜀地。
第八次北伐,延熙十八年(255年)魏国发生政变,曹爽被杀,魏将夏侯霸投降。姜维出兵狄道,于洮西大破王经的兵俊,王经退守狄道城,后陈泰派兵解围,姜维退兵。
第九次北伐,延熙十九年(256年)姜维再次出兵,蜀将胡济失期不至,为邓艾破于段谷,蜀军死伤惨重,蜀国将士多对姜维有所怨恨,姜维上表自贬为后将军,一样行使军权。
第十次北伐,延熙二十年(257年)魏国诸葛诞叛乱,姜维趁机出兵秦川,魏军坚守不战对抗。次年(景耀元年,258年)诸葛诞兵败,姜维退兵,重新升官为大将军。
第十一次北伐,景耀五年(262年)姜维再次出兵,与邓艾战于侯和,为邓艾所破,然后还住沓中。这是姜维最后一次北伐,此时黄皓欲以阎宇替代姜维,姜维因厌恶黄皓擅权,曾向后主请求诛杀黄皓,但后主没有接受,姜维察觉此举可能惹怒黄皓,为了避祸便避居沓中,屯田避祸。
希望大家说出自己的见解,自己的看法。谢谢大家 我是觉得,演义里面,姜维的北伐,感觉不像诸葛亮那样单纯:L 感觉姜维可悲可泣 首先这裡是演义区
他的故事的确是可悲的, 原来在魏国应该有一定的前途, 就因为朝廷和同僚的无能被摆了一度, 最后只好投敌(怎麽感觉有点像水浒传, 诸葛亮是宋江?)
他本身无疑是个人物, 恩怨分明, 也有相当的本事, 只是他的任务实在是太艰钜, 他把自己一生都奉献出来了 姜维不把国家治理好就知道打战最后给黄皓搞的........ 姜维屠过城,害过人,打过仗,人品一般,能力一般。精于作战,其他太差,所以他一直拉不起真正属于自己的势力。跟武侯那一辈人比,他实在是差的太远了。但是也算是做了他一个武将该做的。 很好的时间表,受教了。 年年出征有没有多少进展,作为统帅是合格的,作为诸葛亮的继承者还是欠缺大局掌控能力 后期姜维伐魏只是认为可以保住自己的地位而已,作为一个降将,他斗不微费等人
页:
[1]